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思想名人堂 > 正文

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演进的历史逻辑(5)

第三,中国社会保障一直秉承等级差序与中庸之道的传统。一方面,自古以来,中国社会是典型的等级差序格局,是建立在礼治基础之上的立体型社会结构,讲究上下尊卑,身份并不具有平等性,但又是有秩序的。费孝通在比较中国与西方社会结构时曾有过精确的阐述:“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是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我们不妨称之为团体格局。”而“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15](P21)他由此提出中国的差序格局与西方社会的团体结构相对应,前者与礼治社会相适应,后者与法治社会相适应。礼治社会的维系有赖于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取决于尊卑上下的等级差异的不断再生产,强调的是修身与克己,缺乏平等观,也不承认权利义务之间的平衡,形成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最终通过人伦纽带组成等级明确、上下有序的差序格局,并对中国文化有决定性的影响;法治社会的维系依靠法律,强调平等观念,维护个人权利及其不可侵犯性。[16]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等级差序的社会格局还是以“官本位”为核心的,即社会普遍将是否为官、官职大小当成核心的社会价值尺度去衡量个人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其他职业则要依附于“官本位”才能获得相应的认可,这种“官本位”意识被上升到制度层面,有一套严密的制度规范。时至今日,还充斥着官本位意识、官本位文化、官本位机制、官本位行为,表明其对后世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与等级差序格局相适应,中国的社会保障自古以来也具有等级差序性,虽然照顾弱者是历朝历代社会保障实践的重要内容,但这种照顾总是表现为极端有限,而强者获得的保障反而更多。在中国历史上,官吏总能获得更多的福利,官越大,福利越好,并可以荫及家人与子孙;在当代,也可以发现公职人员的社会保障与福利待遇明显高于非公职人员,等等,可见等级差序格局对中国社会保障实践的影响深远。另一方面,“中庸之道”作为儒家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社会传统的重要特点,它强调尚中贵和,不走极端,形成的是一种和合文化。受这种文化的影响,许多社会保障问题就是基于“中庸之道”用非正式制度安排来解决的,如自古以来的家族照顾、亲友照顾、邻里照顾、同乡照顾等基于伦理与道义的做法就受到推崇,并在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在提倡的社区照顾式“居家养老”也是典型的本土做法。因此,与西方国家社会保障讲究严格的法定权益和正式制度安排相比,中国社会保障存在着一个具有弹性的空间,它们不是法定的正式制度安排,却又具有强大的自我保障与相互保障功能,这种传统还将持续下去。

第四,中国社会保障自古以来是柔性传承,靠传统文化维系。随着政权交替、朝代更迭,新朝会废止旧朝的一些法令,对旧朝一些制度做出相应调整。因此,在改朝换代的过程中,一些制度安排被中断属于正常现象。然而,中国历史上的许多社会保障措施却代代相传,在实践中并非表现为新朝对旧朝制度的直接继承,而是在强大的传统文化维系下呈现出柔性传承的关系。这主要基于三个原因:一是影响社会保障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在儒家思想主导下,宗法思想根深蒂固,礼治社会自然延续,即使江山易主,社会主流文化也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约束力,这一点甚至在由少数民族统治的元朝、清朝也不例外。正是传统文化的强大维系力量,包括社会保障在内的相关制度安排也往往是万变不离其宗。二是新朝对旧朝的借鉴。在改朝换代时,新朝不仅需要吸取旧朝的经验教训,更需要利用旧朝的官吏治理国家,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因循旧朝的制度,所谓汉承秦制、唐袭隋规即是中国历史的真实写照;即使是新朝立法,也大多会参考旧朝之法来确定,如大清律就是以大明律为蓝本并接受唐律影响的结果,这一传统使得许多社会保障措施得以传承。三是社会保障实践存在路径依赖。如灾荒是历朝历代都需要认真应对的风险,而应对灾荒的措施无非是备灾救荒并采取赈款、赈谷、以工代赈等方略,后世再改进也只是在重视程度与具体实施方式上做出相应调整。又如家庭(族)保障中的孤儿收养,自古就是根据血缘关系按照亲疏原则来处理的,首先对孤儿有收养责任的是他(她)的叔伯,于后是祖父母,再后是堂叔伯等,最后是姻亲属,这种在家庭(族)内部解决孤儿收养问题的保障机制,在今天看来无疑是一种非正式制度安排,但在宗法制度与礼治社会的背景下,却具有刚性约束力,形成强劲的路径依赖。正是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的社会保障在历朝历代之间得以传承,只是这种传承不能等同于法制社会的刚性传承,而是在传统文化的维系下采取柔性传承的方式。如果不能了解和正视中国社会保障的这一历史特征,也就无法理解为什么历经改朝换代而许多社会保障措施依然保留着历史痕迹的基本事实。因此,重视文化因素的影响,或许较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等更能够发现隐藏在社会保障发展背后的秘密。

上一页 1 23456789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