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治理创新研究 > 正文

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究

摘要: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展开和深化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精辟论述了为什么必须进行改革,改革的任务是什么,改革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改革遵循的基本原则有那些等,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他的这一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在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指引下,30 多年来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取得明显的进步。

关键词: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

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本文试对其形成的过程、基本思想、历史地位作一番探讨研究。

一、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形成的过程

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形成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 世纪70 年代末期到80 年代初期,是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形成阶段。

众所周知,我国原有的政治体制,大体上脱胎于革命战争年代,初建于新中国诞生之际,形成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 又在大规模的阶级斗争和群众运动中不断得到强化。这样的政治体制,是一种党政不分、权责不明、过分集权的体制。到了“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实行所谓党的“一元化”领导下,更是把这种体制推向极端,使其弊端充分暴露,以至于酿成对党、国家、民族的空前浩劫和巨大灾难。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转折。然而,在我们党提出和实行工作重点转移的过程中,每前进一步,都遇

到了来自传统政治体制的强大阻力。传统政治体制成为全党工作重点转移的障碍。邓小平正是在冲破这些阻力的斗争中,在如何防止“文化大革命”悲剧重演的历史反思中,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思想。

1978 年12 月13 日, 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的闭幕式上发表了《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他指出:“要搞四个现代化, 把社会主义经济全面地转到大生产的技术基础上来, 非克服官僚主义这个祸害不可。现在,我们的经济管理工作,机构臃肿,层次重叠,手续繁杂,效率极低。政治的空谈往往淹没一切。”“我们过去没有及时提出改革。但是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 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1](P150) 他在讲话中还突出地强调了解放思想,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法制建设等问题。这篇讲话为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实际上是全会的主题报告, 它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闸门。江泽民曾高度评价说:这篇讲话“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2](P9-10)

此后,邓小平在多次讲话中,谈到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例如:1979 年11 月2 日,邓小平在中央党政军机关副部长以上的干部会上作了《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讲话,明确提出建立干部退休制度问题。他指出:“要建立退休制度。”“不建立退休制度,我们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状况,以及青年人上不来的问题,都无法解决。”[1](P226) 1980 年1 月16 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干部会议上作的《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改善党的领导,除了改善党的组织状况以外,还要改善党的领导工作状况, 改善党的领导制度。”[1](P269)1980 年2 月29 日,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作的《坚持党的路线,改进工作方法》讲话中指出:“注意工作方法,克服官僚主义。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克服官僚主义,首先还是要着重研究体制的改革”。[1](P281-282)

1980 年8 月18 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长篇重要讲话。他在这篇讲话中对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分析, 尖锐指出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 明确提出要对传统政治体制进行积极的、有步骤的改革。他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 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 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因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 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1](P333)他还进一步指出:“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如不认真改革,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我们就要严重地脱离广大群众。”“只有对这些弊端进行有计划、有步骤而又坚决彻底的改革, 人民才会信任我们的领导,才会信任党和社会主义,我们的事业才有无限的希望。”[1](P327,333) 这篇讲话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 特别是作为其关键领域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作了系统深入而又精辟明确的论述。其着眼点主要是为了从制度上防止“文化大革命”这类历史悲剧的重演,从而实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这篇讲话敏锐而又深刻地分析了我国政治体制的主要弊端、产生根源、问题的实质以及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方式方法, 是这一时期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集大成者。这篇讲话经过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后,发至全党,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篇纲领性文献,时至今日仍然是指导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总的指导思想。

上一页 1 23456789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邓小平   治体制改革   改革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