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学术人生 > 正文

一生所学皆为报国——忆成思危先生(7)

思危主席 一路走好!

王克照 民建中央企业委员会IT小组副组长、北京有生博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4年第三个季度,也是民建中央第二支部当年的第三次生活学习会,在这次生活会上,我主编的《智慧政府之路》刚刚出版,序言是成思危主席亲自写的,序中提出了他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表的观点,即智慧城市的发展模式是:“以人为基础,以土地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资本为后盾”,成思危先生提出的广义智慧城市的概念是目前有关智慧城市学术研究中引用最多的观点。同时,他在序中对我们所做的实际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极大鼓励。

当我把新书送给他时,他非常高兴,并要求我在新书上签名后给他,这让我感到意外和无上的荣幸。这次生活会上,他像往常例会一样,谈到他近三个月的工作、生活状况,并发表了他对社会、经济多方面的观点,并且思路清晰地回答了大家关心的时政问题。当时他也提到一些养生的观点,并表明了“小车不倒只管推”的工作生活理念,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次见面竟然是我和成思危先生生前最后一次见面,在二支部的微信圈里,例会前我们都能听到成先生对大家问候的声音,在他略带沙哑的声音中,我们依然能够感觉到他带给大家的温暖和坚强。

我和成思危先生结缘是在2000年年初,那时国家信息化刚刚起步,我当时在国家计划委员会下设的国家信息中心工作,并积极推广政府机关信息化。我有幸接触到民建中央委员会,并带领团队承接了民建中央内部网的信息化工程,成主席和当时的中央领导班子非常重视机关内部信息化,并且成主席一直是先进IT技术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给民建机关领导班子和成员汇报了政府信息化的进展和未来的发展,由此机缘,我了解了民主建国会发展的宗旨和历史,在成思危先生的魅力感召下,我正式申请加入了民主建国会,并且非常荣幸地得到思危主席的赏识并被安排在了中央二支部。

2003年,思危主席高度关注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在民建的现有组织制度架构下,大胆创新,成立了两个小组,一个是信息技术延伸小组,另一个是生物技术延伸小组。信息技术延伸小组也就是后来的民建IT小组,由刚开始的30多人发展到后来的100多人,而且每年都为全国两会提出关于IT产业发展的提案,得到思危主席的指导、重视和赞赏。

2005年,IT小组提出了第一个提案 《关于打造健康软件产业链的提案》,第一个提案完成得非常辛苦,成稿于当年的春节期间,小组成员分布在全国、全球各地,大家通过电话会议沟通观点,寻找素材,小组成员也非常积极,顺利在两会期间提交,这次提案也为大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从这年开始,民建每年组织的全国非公经济论坛增加了IT沙龙,成主席亲自参加讨论并给予指导,2006年提出 《关于尽快出台个人信息数据保护法的提案》,2007年提出 《关于制定恶意软件惩治办法的提案》,2008年提出 《关于尽快出台互联网互联互通法的提案》,2009年提出《发展开放标准,掌握我国软件产业发展主导权》和《全球金融危机下,建立海外孵化器以更好帮助企业走出去》提案,2010年提出《关于充分发挥知识密集型企业吸收大学生就业的提案》,2011年提出 《关于实施电子化账单促进减少碳排放的提案》,2012年提出 《关于加强网络虚拟社会治理推进电子政府能力的提案》,2013年提出 《发展与规范约租车服务,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所有这些成果都与成先生当年的远见密不可分。

当我得知成思危先生去世的消息,我们的IT微信圈、微博群里引起了巨大的震惊,并快速掀起了思念的浪潮。在交流中,我们共同认为,所有与思危先生交往的人,都感觉受益匪浅,获益良多。

成思危先生学贯中西,思想深邃,他的经济理论、政治理论、社会理论和产业思想融会贯通,他不仅是中国风险投资之父和中国创业板之父,而且在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其学术思想也是高屋建瓴、一语中的,他在智慧城市、智慧政府领域的理论思想为我辈继续努力指明了方向!

谨以此文纪念成思危先生,成思危先生的思想光芒永世长存!

上一页 1 23456789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成思危   创业板   人大副委员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