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理论探索 > 正文

《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6)

改革开放是一项全新的事业,不可能没有风险。这一点,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早有预料,也多次提醒全党注意。但意料不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1989年,在国内小气候和国际大气候的影响下,国内发生了动乱。接着,东欧发生剧变,那里的几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改旗易帜。1991年12月25日,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74个春秋的苏联国旗在凛冽的寒风中悄然降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这样在没有战争、没有外敌侵略的情况下顷刻瓦解。国内外的巨大变化,引起了对改革的激烈争论。一些人的理想信念开始动摇,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产生疑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怀疑,对社会主义的前途缺乏信心。

改革开放的方向是否正确?中国的改革还要不要继续?中国又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中国向何处去?中国共产党人面前摆着三条路:一条是社会主义垮台的路,苏联、东欧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党走的就是这样的路;一条是往回走的路,一些人看来,似乎社会主义垮台是改革开放导致的,坚持社会主义就得回到改革开放以前的路;另一条是坚持改革开放的新路不动摇。

就是在这样一个国际国内严峻政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开始了他的南方之行。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这篇谈话,深刻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领导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经验,明确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成为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上一页 1 234567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邓小平诞辰110周年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