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邓小平对中国发展问题的系列回顾(一):中国振兴(3)

二、爱国主义就是要使中华民族兴旺发达

邓小平使用“兴旺发达”来描述国家民族发展的前景。他指出:“爱国主义,就是要使祖国兴旺发达,使中华民族兴旺发达,具体讲就是把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搞好。”[50] “使中华民族兴旺发达”与“振兴中华民族”出自同一次讲话,它们的内涵基本同义。“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基本路线。要搞现代化建设使中国兴旺发达起来”。[51]先讲“使中华民族兴旺发达”,后提出要“使中国兴旺发达起来”,一个是从民族角度讲,一个是从国家角度讲,两者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把国家和民族合一,既包含了中华民族,也包含了中国这个国家。这是邓小平对祖国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奋斗目标。

(一)振兴中华民族,把我们的民族发展起来

民族振兴与民族发展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振兴就是为了发展,发展就是实现振兴,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989年9月4日邓小平致信中共中央政治局:“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前进中还会遇到一些曲折。但我坚信,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把先辈开创的事业一代代发扬光大。中国人民既然有能力站起来,就一定有能力永远岿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52] “已经站起”表明了我们的一种能力,是我们的前辈通过28年的浴血奋战来实现的,通过艰苦卓绝的社会主义建设来实现的。“永远屹立”反映的是我们的一种期望,需要通过我们后人长期的艰苦奋斗,通过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振兴中华,就是要把我们民族发展起来。只有振兴,才有希望,只有发展,才有地位。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对世界进步与发展做出过杰出贡献。邓小平在《邓小平副主席文集》英文版《序言》中指出:“我们的民族曾经创造过灿烂的古代文明,也经历过各种深重的苦难和进行过付出巨大代价的、坚忍不拔的斗争。现在,我们正在认真地总结经验教训,在安定团结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建设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中国人民将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根本改变自己国家的落后面貌,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的先进行列,并且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推进人类进步的正义事业。”要使中华民族立于世界之林,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是我们的历史责任。邓小平对中华民族抱有深深感情,他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53]

中华民族珍视“民族独立”。中华民族曾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饱尝丧国之痛,是经过几十年浴血奋战才赢得民族独立的,因此倍加珍视。1978年1月21日与法国总理雷蒙·巴尔会谈时指出:我们“珍视自己的民族独立,不允许超级大国对我们发号施令、作威作福。”[54] 1980年6月7日会见阿根廷总统豪尔赫·拉斐尔·魏地拉将军时指出:“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不仅要维护民族尊严和独立,而且要发展经济,争取较长时间的国际和平环境。”[55]特别指出,“像我们这样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56]

中华民族有丰富的“民族感情”。1978年6月22日会见美国当前危险委员会执委会主席尤金·罗斯托时指出:“我发现有相当数量的美国政治家不理解别国的民族感情,中国人不解决台湾问题会死不瞑目的。”[57] 1979年1月30日访问美国时指出:“统一祖国,这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夙愿。我想,曾经在一百多年前经受过国家分裂之苦的美国人民,是能够理解中国人民统一祖国的民族愿望的。”[58]

中华民族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1980年1月16日在《关于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报告》中指出:“绝不允许把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技术和某些管理的经验,变成了崇拜资本主义外国,受资本主义腐蚀,丧失社会主义中国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59] “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60]民族自尊是无声的力量,民族自豪是强大的威力。靠民族自尊树立自己的威信,靠民族自豪支撑民族的脊梁。

中华民族善于抓住“民族机遇”。1990年6月11日会见包玉刚时指出:“现在中国遇到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不要丧失这个机遇。许多人不懂得这是中华民族的机遇,是炎黄子孙几百年难得遇到的机遇。[61]”丧失机遇就会落伍,抓住机遇就会乘势而上。民族机遇是历史的垂青,是时代的赠与,必须抓住,不能丧失。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面貌一新。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上曾经走在世界的前列,但自近代以来落伍了。邓小平举例分析说,火药是中国发明的,可是在鸦片战争中,帝国主义就是用炮舰、火炮把我们打垮的。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个多世纪,在世界上一直处于卑下地位,被人看不起。加上我们自己长期的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中国共产党人自觉承担起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重任,通过28年的艰苦奋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共和国,掀开了中国历史新的篇章。毛泽东宣告“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邓小平对中国人民“站起来”这一丰功伟业经常提起,赞不绝口。

中国人站起来了,在国际上的地位就不同了。1979年9月29日在国庆三十周年招待会上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才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现在比台湾穷一点,但就是这么一个穷的中国,国际上也不能不重视,也不能不买我们的账。国际上的重大问题没有中国参与就不能解决。中国人现在取得了这么一个地位,就是因为新中国的建立。”[62]国际、国内都把这三十年的成绩估计低了,甚至在“文革”那样一个动乱时期,中国作为大国的地位也是受到国际承认的。“不能不重视”,就是不能忽视中国的存在和中国的影响,中国有中国的作用;“不能不买账”就是在重大国际问题上要听取中国的意见,中国有重大的发言权。

中国人站起来了,脸上开始有了光彩。1987年5月16日会见美籍华人李远哲、李政道时说:“中国人脸上开始有光彩是什么时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63]中国作为一个伟大的民族,在世界上站起来后,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邓小平历数了建国三十年来,在工业、农业和科学技术等方面还是有了一个基础,靠自己的力量搞出了原子弹、氢弹,体现了一个质的变化。所以,这三十年是值得我们回顾的,值得我们总结的。

中国要更加发展起来。这是民族的要求。只有发展,才有民族的国际地位;只有发展,才能实现民族振兴。1990年4月7日邓小平会见泰国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国民等指出:“我们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没有四个现代化,中国在世界上就没有应有的地位。”地位是需要实力说话的,地位是需要实力作保证的。经过四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十年的发展,我们的实力大大增强了。“中国是垮不了的,而且还要更加发展起来。这是民族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时代的要求。”[64]民族的要求反映的是一个具有5000千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的愿望和呼声,这是不可忽视的;人民的要求,是十多亿中国人民的心声,这是不能违背的;时代的要求,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不可阻挡的。

中国要团结起来,争取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邓小平在会见荣氏亲属时,称赞荣家为发展祖国的民族工业做出的贡献,说:“这次你们亲属团聚是一件喜事,是我们民族大团结的一个体现,一个演习。我们要争取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65] 1984年10月3日会见由二百人组成的港澳同胞国庆观礼团时指出:“我们不是有个口号叫‘中华民族大团结万岁’吗?只要站在民族的立场上,维护民族的大局,不管抱什么政治观点,包括骂共产党的人,都要大团结。[66]”中国人分散开来力量不大,团结起来力量就大了。

中国要发展起来,实现中华民族在世界上腾飞。现在世界上有人讲“亚洲太平洋世纪”。亚洲有三十亿人口,中国大陆就占十一亿多。所谓“亚洲太平洋世纪”,没有中国的发展是形不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不长的时间内将会成为一个经济大国,现在已经是一个政治大国了。

中国人要振作起来,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中国大陆已经有相当的基础,我们还有几千万爱国同胞在海外,他们希望中国兴旺发达,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少管别人的事,也不怕制裁。下个世纪中国是很有希望的。

上一页 1 2345678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