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网络谣言以及网络不良文化传播的安全问题。
除了以上基于技术层面对信息数据直接侵害的安全问题之外,从思想文化、言论内容层面所产生的巨大危害,是当前社交网络影响极其深远的问题。它主要包括网络谣言、知识产权危机、人的异化和思想碎片化等文化安全问题。
社交网络以其聚合人群、传递信息的特质,尤其是凭借其迅猛发展的势头,在给人们信息交流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使谣言“插上了翅膀”。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兴社交网络平台的崛起,网络谣言也呈激增之势。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网络谣言不仅限于特定人群、特定时空、特定范围传播,其传播速度与影响范围呈几何级数增长,危害巨大,后果十分严重,不能不引起全社会的高度警惕。诸如“军车进京,北京出事”,“抢盐风波”,“艾滋病患者滴血传播艾滋病”等没有事实根据的谣言大肆传播,而诸如将“谣言并非止于智者,而是止于下一个谣言”奉为圭臬的“秦火火”、“立二拆四”等更是在社交网络平台肆意妄为,谣言惑众,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导致了民众的恐慌和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对于文化的创新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是重要的基础手段,而社交网络平台作为信息传播的有力渠道,在扩大人们视野、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存在着知识产权危机。这种危机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社交网络平台复制转发的便捷性,例如直接将他人的原创微博不署名地进行复制以个人名义发布。同时,社交网络点对点直接互动,也利于盗版电子书籍、软件和音视频的隐蔽流转。
在今天,社交网络技术的出现,特别是微博的出现可以说使人的异化问题愈加普遍和严重。因为它正促使人们越来越依赖于这个技术化、形式化、中介化的媒介,人们对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应用的过度依赖在本质上加重了技术对人的控制,人在很大程度上沦为了技术的奴隶,从而导致了人的主体性的丧失。其主要表现为人的主动思维能力弱化、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交能力降低、思想独立性的削减等。其中,人的主动思维能力弱化的原因在于人们往往在一遇到任何问题就求助于网络,虽然这种求助使人们获取信息更加方便也更加快捷,但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主动思维的能力。另外,人们往往通过网络进行娱乐交友,但这种交友活动只存在于虚拟的空间,在虚拟空间里,人只是数学化或符号化的存在,长期沉溺于网络不仅会使人更加孤独,而且会造成现实中人际关系的淡漠。
另外,社交网络信息内容大多是“短、多、快”,信息碎片化特征明显。在人们对其逐步依赖的过程中,信息的碎片化很容易导致了人们思想的碎片化,由之而带来的人们的思维的简单化、被动思维以及理性思考的缺失正在侵蚀着人们的心灵。
如果说,前面两大类安全问题,只是针对用户个人和某些局部人群的话,那么,社交网络真正重大的威胁,则来自于其对于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可能产生的巨大影响和推动力量。从正面来讲,社交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互动沟通和人群聚合渠道平台,它的出现与普及,使社会各个阶层政治参与活动的热情与能力较之以往大幅提升,政治参与的质量随之显著增强,政府决策活动更加趋于合理、高效,有力维护了国家及所辖民众的利益。但不可忽视的是,传播快速、覆盖广泛的社交网络平台有时也会因为一些网络谣言或服务于特定目的,成为某种特定议程煽动炒作,对整体社会政治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将网上的过激情绪蔓延至现实社会,引发社会动荡,影响国家政治安全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