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社会洞察 > 正文

“社交网络”网络安全几何

社交网络以其无穷的触角,把不同地域,不同身份的人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场”。如今,微博、微信、朋友圈,已成为潮流、时尚的代名词。在它们之后,更多的旨在帮助人们建立联系、分享资源、游戏互动的各类社交网络应用和平台都得到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迅速聚集,各种新信息数量呈几何级急速攀升。

当人群如此史无前例超越空间、时间地聚集于社交网络平台,这时的社交网络无疑就像一个“高峡出平湖”的大坝水库,从整体来看,它积蓄了巨大的能量,既能导向建闸发电的新能源,也可能成为洪水冲塌之灾害;从每个网民个体来看,当你越深入地参与社交网络互动,留下越多的足迹,得到越多快乐的同时,你的个人信息隐私也面临着更多的安全威胁。

社交网络以其最独特的创新,带给人们最快捷的信息传递、最大量的交流互动而引人入胜的同时,也从很多方面给人们带来更多和更大的风险、威胁和隐患。

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空军曾发表过一封警告,提醒美军小心使用诸如Facebook 之类的社交网络,原因是这些网站上的定位功能可能会向敌人暴露军方的位置。

在地球上,能够让美国大兵感到害怕和警惕的事物,应该不是很多,社交网络却自诞生以来很快名列前茅。其实,除了美军,社交网络已经让个人、社会、民族、国家,都产生过不同的安全问题。

这个让我们如痴如醉沉浸在虚拟空间不能自拔的网络平台,在其便捷生活的另一面,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安全“黑洞”,是我们在深入使用之前,应当有所认识的。

应用之王

透视社交网络的“前世今生”

社交网络,实际上是业界对于社交网络技术、产品对用户提供的服务的统称,即社交网络服务,英文简写为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也有翻译为社会性网络服务或社会化网络服务。其广义含义也包括相关的硬件、软件、服务及应用。

或者可以生动简单地理解,社交网络,也就是网络+社交的意思。通过网络这一载体把人们连接起来,从而形成具有某一特点的团体。

社交网络源自网络社交,网络的快捷通信属性给予人类互通信息以极大的技术支持。从早期的互联网应用看,电子邮件自然是最早期的网络社交应用,不过它只能解决点对点的单向信息传递,而且不具备实时性。于是,BBS把网络社交推进了一步,从单纯的点对点交流成本降低,推进到了点对面交流成本的降低,把“群发”和“转发”常态化,理论上实现了向所有人发布信息并讨论话题的功能(疆界是BBS的访问者数量)。

上一页 1 2345678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社交网络   网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