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思想名人堂 > 正文

中国对现行国际体系:是建设者而非挑战者

【摘要】在过去30多年中,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对世界和区域的经济发展及经济危机的缓解作出了突出贡献。这种经济上的强劲给全球体系和东亚地缘政治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由于体制上的差异,周边邻国接受中国作为区域性的领导国家并不容易,而融入全球体系成为一个积极的参与者也需要中国和世界主要国家做出相应调适。尽管如此,中国的崛起最终将导致其作为决策者中的一员而更广泛地参与到全球体系中来。这反过来将为一个南方国家、或曰亚洲国家在管理全球化进程、塑造其未来走向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开辟出道路。

【关键词】全球治理  现行国际体系  地缘政治  中国崛起  美国

【中图分类号】F114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6619/j.cnki.rmltxsqy.2015.19.004

【作者简介】黄朝翰(John Wong),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前所长、教授、研究主任。研究方向为中国经济发展、亚洲新兴经济体、东盟经济、东亚经济。主要著作有《中国与亚太地区变化中的政治经济关系》《中国的东南亚研究》等。

步履不停的全球化之路:中国的角色是什么?

“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时髦词。事实上,“全球化”在不同的语境下对不同的人来说有着不同的含义。就硬件方面而言,全球化可被简单地理解为通过促进自由贸易和资本流动而实现的生产与消费的国际一体化进程。全球金融市场便是典型的例子。就其软件方面而言,“全球化”指的是某些日常观念、社会价值、文化习俗乃至时尚、潮流等生活方式的广泛共享或国际化。

突飞猛进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革加快了全球化的步伐。现代交通通讯的发展大大缩短了商品流通和人员往来的空间距离与时间间隔,因而必然会加快全球化的进程。实际上,信息技术革命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时间和空间观念。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人类的许多活动几乎是即时和同步发生的。一些经济活动如外汇交易已经形成了全球性市场。新闻报导、音乐娱乐、时尚潮流和生活方式无不如此。“无国界经济”(borderless economy)和“开放性的全球化社会”正在从观念变成现实。

制度的迅速变革同样加快了全球化的进程。由于民族国家的存在,全球化的进程显然受到两个维度的制约:一是全球经济在涉及贸易、投资和资本流动等方面的自由度,二是国际社会在接受国际性理念和价值观方面的开放度。多年来,大多数经济体都已放开了对国际性经济活动如资本的自由流动的限制,正如大多数社会对一些普世的全球性理念和价值观如自由、社会公正与人权等逐渐采取更加开放的态度。

尽管全球化的进程已经产生了许多麻烦和负面影响,但未来的趋势必然是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绝非反之。原因在于,方兴未艾的信息技术革命必将进一步加强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人类社会之间的联系。在某种意义上,全球化的势头或可延缓,但势不可挡。

既然全球化之势不可阻挡,核心问题在于:全球化的走向或模式可以被改变吗?如何改变?新技术的问世可以促成这种改变。新玩家的参与亦可如此。确切地说,中国的迅速崛起将如何促成为未来的全球化模式作出积极贡献呢?

上一页 1 23456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
标签: 黄朝翰   现行国际体系   建设者   全球化   中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