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理论探索 > 正文

肖贵清: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贡献(5)

毛泽东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应当指出的是,我们要科学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无论是纵向的继承和发展,还是横向的理论逻辑的展开,两大理论成果一脉相承。同时,二者形成的时代背景不同,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和完成的主要任务不同,由此形成的两大理论成果的主体内容也不同。但是,两大理论成果具有共同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基础、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保障人民利益的价值标准。除此之外,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是联结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有机链条。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总结和概括,这主要是指那些经过长期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而且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仍然发挥指导作用的思想内容。不能把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立起来,既要看到二者的区别,又要看到其内在联系,既不能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否定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也不能用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三、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设计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基本框架

毛泽东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他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设计者,又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者。

1.毛泽东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构建

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党的奋斗目标和政治理想,为此,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先后提出了建立“工农民主共和国”、“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和“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等口号。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详细阐述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各项制度,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新中国社会制度的大体框架,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毛泽东明确提出了新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认为新中国要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他说,这一“政权的阶级性是这样: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但不是仅仅工农,还有资产阶级民主分子参加的人民民主专政”。[10](P135)关于政体,毛泽东主张采用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认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同于资产阶级的议会制度,而近似于苏维埃制度,但在具体内容上又有所不同。关于政党制度,毛泽东认为共产党要与民主党派长期合作,在政府中要给民主党派留下一定位置,“但国家政权的领导权是在中国共产党手里的,这是确定不移的,丝毫不能动摇的。”[11](P337)对于民族问题,毛泽东主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关于新中国的经济制度,毛泽东主张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的经济制度。他说:“我们的社会经济的名字还是叫‘新民主主义经济’好”,[10](P139)在社会经济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整个国民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领导之下的经济体系。毛泽东为新中国设计的制度框架和基本思路,已经勾画出未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雏形。

上一页 1 234567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毛泽东   中国   社会主义   贡献   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