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理论探索 > 正文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现状与趋向(7)

第四,在更宏大的知识视野中拓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并在国际视野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实践借鉴水平。

思维方式局限和学科壁垒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的研究方式、理论资源、成果形态和学术交流的重要阻碍。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应当首先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科学哲学的最新成果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的思维方式的转变,继而实现研究方法论和具体研究方法的丰富化。同时,舆论学、教育学、传播学以及心理咨询、社会工作等领域的理论将作为实践性知识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得到更广泛、更灵活的运用。

由于理论与实践领域的交流(尤其是国际交流)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也将日益关注别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关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所产生的积极推进作用。这既能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确立宽阔的国际视野,也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与实践的外部资源的丰富化。

参考文献:

[1]杨增岽.近20年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2007(1).

[2]天津华北氧气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探索[J].经营与管理,1985(1).

[3]余心言.让思想政治工作充满现代化的气息[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85(4).

[4]房训佐.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本质是科学化[J].交通企业管理,1999(11).

[5]董慧.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完美结合——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关键[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3(3).

[6]廖启云,廉永杰.基于“非零和”思维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机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7]马超.复杂性科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方法论创新[J].许昌学院学报,2011(3).

[8]孙其昂.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J].思想教育研究,21307(8).

[9]盛跃明,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及其路径[J].求实,2010(10).

[10]徐立丽.大学德育价值、内容及机制现代化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1]石书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关系的转型与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

[12]孔静.重塑公民教育——论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向公民教育的转型[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13]石书臣.学科建设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合与转型[J].中国高等教育,2008(6).

[14]胡晶晶.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前提性反思:基于问题域的视角[J].求实,2011(1).

[15]莫春菊.走向公共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J].江苏高教,2014(2).

[16]戴锐.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化转型[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1).

[17]徐艳国.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现代化的指标体系设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7).

[18]徐艳国.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探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

[19]于飞.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现代化研究[D].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0]蔡怡.论德育教师心理的现代化重构[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

[21]宋晔.中西方文化差异与道德文化自觉——兼论德育现代化[J].教育探索,2010(12).

[22]李忠杰.治理现代化科学内涵与标准设定[J].2014(7).

[23]习近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人民日报,2014-02-18.

上一页 1 234567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思想政治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