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理论探索 > 正文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现状与趋向(3)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的反思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本身是一种反思活动,然而,对这一反思活动也需要进行深入反思。理论和实务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这一论题的关注已有20余年,理论成果不断涌现并在近年呈逐年上升之势,在不少主题上的思考已较深入,但仍存在一定局限,这种局限主要可概括为以下方面:(1)研究视域局限。从研究背景看,研究视域局限主要表现为,大量成果忽视了政治现代化、教育现代化、传播现代化的社会背景;从理论资源看,未在宏观层面将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德育现代化纳入借鉴的范围,使论题、观点缺乏应有的吸纳;从研究内容看,不少成果是在对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尚无基本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无根”的思考;从思想政治教育具体领域或对象看,高校、企业虽得到一定关注,但关注水平仍较低且未真正反映出领域特性,而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儿童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未能成为现代化研究的论题。(2)研究方法局限。目前的成果所采取的基本方法是理论演绎,不仅作为与创新、现代化相联系的典型方法的实验法未在成果中有所显示,甚至连调查、观察、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未能得到充分运用。(3)观点局限。大体包括以下三种类型:一是观点陈旧,将自认为正确的或“应当的”直接当做“现代化的”,实际上只是以“想当然”的心态追逐学术时尚,这可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本身的“现代”而非传统、老套的面目有关;二是观点存在偏向,这突出地表现为手段崇拜,即关于多媒体、新媒体或互联网运用的推崇,成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主导观点;三是无观点,在有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研究成果中既无关于“转”的论证,也无关于“型”的描述,即是这种观点局限的表现。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过程特性,也是其方向和目标的综合表达。但是,迄今为止,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在理论界依然是一个不冷不热的论题。前述各种局限的克服,或将成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和实践趋向深入的关键。

上一页 1 234567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思想政治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