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西文化的经典
围绕着丝绸之路的交流,中西之间有不少经典可圈可点。下边主要以西汉的长安城和罗马城作一比较,认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明。
(一)汉唐长安城与同期罗马城比较
西汉定都长安,即现在的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部,并在此延续了200余年的统治。西汉是中国古代最繁荣的时期之一,都城长安曾与古罗马并列为古代东西方两大都会。
考古发现汉长安城遗址面积为36平方公里,是当时罗马城的4倍。当时汉长安城分11个区、8条大街及12个城门36门道。8条大街宽在45米至55米左右,路旁还栽植了槐、榆、松、柏等各种树木。
未央宫是汉王朝的皇宫,建在城市最高处的西南角,面积达5平方公里,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皇宫,远远大于北京明清时期紫禁城的0.724平方公里。城内分不同的区域,包括宫殿政治区、贵族豪宅区、普通居民区、手工作坊区、商业区等。
与此同时,罗马人同样享受着丰富多彩的物质文明,甚至高出汉朝许多,例如:马赛克地面不仅汉朝所不具备,即便是1800年之后的明朝同样也不具备。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看到在西方人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更加注重思想和文化的交流。与中国不同的是,他们在城市的规划中建有多个广场和圆形剧场,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二)隋唐长安城及东市西市
隋朝建都于长安,公元582年新修“大兴城”,即唐长安前身。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最开放的一个朝代,其中以两京(长安、洛阳)最为繁华。当时的长安城为亚洲最大的城市。考古发现证明唐长城由外城和宫城、皇城和各坊、市等构成,面积为84.1平方公里,比汉长安城大2.4倍。
唐长安城在区划上十分严格。宫城和皇城位于全城正中的北部,各坊分布在宫城、皇城的左右和皇城以南,东西两市分别在皇城的东南和西南。城内南北向大街十一条,东西向大街十四条,其间列置一百零八坊及东西两市,呈棋盘式格局。各坊均有名称,如兴道坊、开化坊、安仁坊、待贤坊、敦化坊等。每坊门有兵把守,管理十分严格,按时开闭。坊为16个小区,坊内有民宅、官衙、寺观等。
唐长安城的中西贸易中心为东市和西市,分别设在皇城的东南和西南,东西对称。据宋敏求《长安志》记载:东市“货财二百二十行,四方立邸,四方珍奇,皆所集积”。而西市多为胡商所在。所谓“西市贾胡”“西市波斯邸”“西市商胡”“西市胡”,等等。胡商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一边经商一边旅游,唐朝政府将他们集中在同一区域,除了管理上的方便之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方便他们之间的交流。“西市波斯邸”正是专供波斯商人住宿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