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中国声音 > 名家观点 > 正文

丝绸之路——中华民族放眼世界的伟大创举

39

■ 嘉宾档案

徐日辉,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旅游文献研究所所长,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兼任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史记》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古都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理事、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理事、江苏省项羽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黄河文化研究会特邀常务理事等社会职务。

主要从事旅游文化、《史记》、秦早期历史、史前文明以及历史地理等领域的研究。现已出版学术专著《秦早期发展史》《秦州史地》《史记八书与中国文化研究》《史记八书与中国文化研究·续篇》《史记札记》《中国旅游文化》《中国旅游文化史》《张良萧何韩信评传》《伏羲文化研究》《街亭丛考》《甘肃饮食文化史》等18部。发表学术论文220余篇。

近年来先后作客于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CCTV—4“华夏文明”、CCTV—10“家园”,以及多家省、市级电视台。并且在国内省市区的“浙江人文大讲堂”“名家论坛”“天一讲堂”“陇右讲堂”“文澜讲坛”“名师讲坛”及部分高校做主讲嘉宾。

很高兴能与《天津日报》的读者朋友们分享关于丝绸之路的一些知识。本次讲座共分五个部分:一、丝绸之路的前身;二、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繁荣;三、中西文化的经典;四、感恩先贤的惠泽;五、结语。

一、丝绸之路的前身

丝绸之路由陆路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构成,其中陆路丝绸之路又分为西北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和草原丝绸之路。陆路丝绸之路以西汉时期长安为起点(东汉时为洛阳),横穿甘肃全境,经青海、新疆直抵中亚及东罗马帝国,全长7000多公里。

提到丝绸之路,很多人马上会想到张骞。在讲述张骞通西域之前,有两点需要给大家一个交代:第一,早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前,就有一条古代从西域连接中原的贸易线,叫做玉石之路。第二,早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前,就有一位到达过西域的帝王,他就是赫赫有名的周穆王。

(一)玉石之路

玉石之路,是一条古代由西域的玉石贸易连接中原的交通线,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6000年前,在陕西的姜寨遗址中就有用和田玉磨制的玉环等配饰。在距今4000年前夏朝时期的二里头也出土了用和田玉制作的柄形器。1976年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的“妇好”墓中出土了755件玉器,其中就有和田玉在内。

诸多的考古发现表明,早在汉代丝绸之路正式开通以前,这条中西贸易的商道就已经存在,而且是以玉石为主要商品。另外,在《战国策·赵策》《山海经》《吕氏春秋》《淮南子》《尚书》等古代典籍中均有西王母来内地献玉,以及来自西域地区的昆山玉、即和田玉的记载。

玉石之路的出现,与丝绸之路一样,首先是商人的贡献。他们当中有不少人为了谋生,到异国他乡进行交流,他们从商行为的本身就开辟了旅行的通道及文化交流的通道,包括玉石之路在内。

(二)周穆王游西域

周穆王姬满,是西周第五代国君。周穆王好旅游,据说他有八骏,日行千里。周穆王一生行程数十万里,并由他的十名随行官员记下了他的行踪,叫做《穆天子传》,完整地记录了周穆王一生四处旅游的事迹,并被赋予了种种浪漫色彩,特别记载了公元前965年至前961年之间周穆王游西域的历史事实。

周穆王的具体行程是从成周(今河南洛阳)开始,过漳水到河北钜鹿县,然后北行,到达戎、胡之间地;然后又西行越雁门关,经内蒙古草原,到达今内蒙古河套地区;然后又沿黄河向西南前进,行程4700里,直到西域会见了西王母,并给西王母带去了白圭玄壁丝绸等礼品,一起饮宴于瑶池之上。

周穆王是中国历史上游历地域最广的帝王,作为帝王,由于他的身体力行,推动了中西交通的发展。其西域之旅使长期生活在内地的人们大开了眼界,获得了更多的有关中亚的知识,特别是对内地与西域地区的交流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其意义已经超出了行动的本身。

上一页 1 234567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中华民族   丝绸之路   创举   放眼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