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思想名人堂 > 正文

喻国明:对互联网逻辑下未来传播主流模式的分析与思考

 融合转型的新趋势:“高维”媒介中的“平台型媒体”①

    ——对互联网逻辑下未来传播主流模式的分析与思考

喻国明

互联网已成为标识这个时代的关键词,对于传媒业自身而言,特别是讲到其实务和发展问题时,更是如此。

迄今为止,我们对于互联网本身的理解可能还处在一种肤浅的水平上,尽管在这方面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到目前为止,传媒面向互联网的管理总体上还处在一个不尽如人意的境地。同时我们又拥有如此丰厚的、各种各样的社会资源和传播资源,就全世界比较而言,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比我们的政府所拥有的资源更加丰厚,但是到迄今为止政府还没有真正扭住互联网的“龙头”。用马克思的话来说,还处在“必然王国”的状态,远还没有进入“自由王国”的境地。

比如,我们的传媒做了很多的网站和APP及客户端,进行了很大的与互联网相关的投资,下了那么大的决心,各种各样的资源和力量都用起来了,但是结果怎么样呢?在互联网发展如此迅猛的今天,我们的传统媒介已经到了救亡图存的境地。大多数的传统媒介都对目前的困境表现出无可奈何的焦虑,为什么?我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对于今天互联网的理解过于浅表化。实际上到今天为止,还有很多人固执地认为互联网就只是一种媒介、一个渠道,因此从自身发展的逻辑出发,他们仅仅把互联网作为延伸自己价值和影响力的一个平台和工具。事实上,互联网不仅仅是一个媒介,更本质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一种重新构造世界的结构性力量,这是它真正的意义。

    一、“低维”方式无法有效地管理和运作“高维”的事务:互联网是一种激活个人要素的“高维”媒介

在这个意义上,我最近做了一些思考。几个月前看了一些介绍“超弦理论”的文章,讲的是关于人类所面对的空间的概念。文章中谈到,我们目前能够感受到的是“四维”空间,但实际上在这“四维”空间之外还有七个维度的空间,一共有“十一维”的空间。比如说“零维”空间就是一个点,“一维”空间就是一条线——它使我们有了前和后;“两维”空间就是面——它使我们有了东西南北;“三维”空间就是一个立体;“四维”空间就是“三维”空间在时间上变化的一个过程,它使我们有了过去、今天和未来;“五维”空间的初始速度按照科学家的定义,应该是每秒30万公里以上。在这样一个速度的平台上,我们再看“四维”空间,我们会发现时间也一个物质性的存在,它既可以从过去到现在,也可以从现在往回回溯——它可以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上插入,进行观察、把握等等,这就是“五维”空间——有点像好莱坞的《星际穿越》所描绘的情形,这对于我们现实当中的人而言是一种很难理解的状态,但是它的确存在。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