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在周国平眼中,尼采对人生意义的追问与对虚无主义的批判,触及到了中国转型时期普遍存在的人生困惑与精神危机。他用流畅而富于激情的文字,使内心被压抑着的困惑、情绪与思考得以喷薄而出,为尼采正名,为自己呐喊,为社会发问,把个人与时代的问题都抖露了出来,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共鸣。
他并不忽视学术研究的价值,只是希望能以更自由的方式把它纳入到自己的精神生活中,而哲理散文就是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他提醒那些偏执的人,只要回想一下柏拉图、卢梭或尼采的著作,就可以发现用文学的方式来探讨哲学问题是一种多么古老而智慧的做法。哲学的内涵与魅力不会因为文学的表达而减少,反而会让哲学能更接地气,也更有人气。
周国平,1945年7月25日生于上海。中国著名学者、作家,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1962年至1968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较早系统研究尼采的学者。
代表性著作:《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守望的距离》、《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人与永恒》、《周国平人文讲演录》等。
深圳观澜湖。即将敲开的那扇门外的墙壁上,是各式各样的中国古代门微缩模型,让人眼花缭乱;其背后的历史、人物与故事,令人遐想连篇。
门应声而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自然真诚的笑脸,足以消除所有的距离与疑虑,像是久别重逢的老朋友,几乎没有什么寒暄,如同到了家里。
如果没有事先看过他的履历表,你根本无法相信,眼前神采奕奕的他竟是一位年近七旬的长者。他真的是一个看不出年龄的人,连他自己都说,只有当别人问起时,他才能想起自己到底多大年纪了,他的心态与神态蒙蔽了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所有人,否则大家看到的就会是一张饱经风霜的苍老的脸了。
他,就是周国平,一个有着孩童心灵、少年敏感、青年激情、长者睿智的人。深圳市时尚文化创意协会专门邀请他到会演讲,讲的就是各个年龄段的人都会关注的一个问题,即如何将中国古代的哲学智慧更好地融入到东方时尚文化创意产业之上。
他是一个有时在人多的场合说话都会害羞脸红的性情中人,以生命的热情抵御岁月的沧桑,你看不出他的年龄,却能感受到他的真诚;他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以思想的利剑刺穿现实的屏障,你能感受到他的睿智,却惊讶于他的谦逊;他是一个直抵灵魂的作家,以精神的浪漫对抗物质的泛滥,你想不明白他的执着,却不得不敬佩他的坚守。
他的老朋友方鸣曾感叹说:“周国平是最有人性的人,既文雅又疯狂,一点儿不像他的岁数。”
阳光透过落地窗挤进房间里,照进人心里,格外敞亮。一口香茗润喉,他便打开心灵的闸门,故事奔涌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