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开拓新服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提升、生活节奏的提速,个性化、快捷化、方便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新时期的养老服务必须迎头赶上,适应这一需求。
首先应从宏观层面上谋划国家战略思维,即运用新技术,搭建全国养老智能云平台。
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是新时代高科技手段的集中体现。老人因健康、文化、家庭状况、兴趣爱好、人生阅历等不同,需求就可能不一样,养老服务必须体现个性化、特殊化,有针对性的对老年人提出他所需要的服务。这就必须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从国家层面构建养老智能化云平台,把每一个老人的信息包括健康检查、病历、社保、养生要求、个人特点等各种数据信息通过网络连接起来。通过全国联网的大数据分析既可全面、综合、科学地对我国养老业未来发展和养老服务作出精准研判,又可实现针对老年个体的特色服务。
各地从事养老产业、养老服务的家庭、社区、企业、各类政府机构以及提供服务的组织者、医护人员、各种工作者,包括各类服务特点等各种信息都可采集录入数据库。这个庞大复杂的数据系统就构成了一个老年产业和服务的云计算智能平台。把一个省分散在各市县的老年信息和老年产业及服务信息联网,就构成一个省级云平台,把一个市或县的老年人信息和老年服务信息连接起来就构成一个市或县级云平台。
有了老年服务云平台之后,老年人通过电脑或者IPA或者手机或者老年服务专用终端设备就能够在平台上获取或提出他需要服务的要求。云平台智能化养老是可以应用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异地养老等方式并能够将各种养老结合在一起,为老人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立体的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使养老服务更安全、更便捷、更健康、更舒适,更可以降低养老成本,提高养老效率。这是一项惠及几亿老人,利在当代、功盖千秋的伟业,也是一个需要巨量投资的基础工程。这项工程不光是几亿老人的福音,也将给社会、给国家乃至每个家庭的养老减轻压力,带来便捷。这项工程应从国家理念、国家意志和国家战略的高度纳入国家“十三五”重点项目建设规划。
其次,研发适老新产品,满足养老新需求。
养老产品不仅涉及中老年人的医疗保健、服装服饰、睡眠用品、康复护理、休闲锻炼,还包括各类符合中老年喜好的文化用品、工艺饰品等,与老年人相关的寿险、意外险等也都存在着巨大商机。但目前我国养老产业链还处于起步阶段,基本没有形成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有数据显示,现阶段全国为老年人提供的产品不足10%,市场缺口巨大。而且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使用的商品会有特定的需要,但目前很多养老产品性价比不高,品种单一且没有针对性。如何使养老产品变成养老产业是有关企业和一些科研院所面临的大课题,应加大适老产品的设计研究和开发,以挖掘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满足老年人多种需求。
在居家养老方面,继续发展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等传统服务项目的同时,当务之急应积极拓展康复护理、无障碍设施改造、紧急呼叫、安全援助和社会参与等服务。在社区养老方面,应强力推进社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专业化的社区养老服务组织和机构,探索推进社区老年人互助养老服务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