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国承担国际责任的战略考虑、主要表现及路径选择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公开提出了要做“负责任大国”的目标,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的广度与深度快速拓展。中国较全面地参与国际政治、经济、安全、军控、环保、人权等各分支体系,越来越多地与国际体系实现了融合与互动。中国在国际体系内既享有应有的权利,也认真履行应尽的国际责任和义务。
(一)中国承担国际责任的战略考虑
在这个阶段,中国正在由体系外大国转变为在国际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国家,成为维护世界和区域秩序的国家,但是现有国际秩序还有不公正、不合理的地方,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与表达,中国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发展中国家身份和对发展中国家应尽的责任与义务,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国际战略的重要任务。
中国承担国际责任的战略考虑有以下方面:
第一,中国做国际社会负责任大国,是顺应历史潮流,是国际社会期待和自身发展需求,是一种国家身份诉求。要想成为国际社会负责任大国并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就需要维护基本的国际道义,主动承担国际责任。事实证明,中国致力于构建“负责任大国”的举措,代表了进步潮流的身份认同。负责任是当前国际社会对主权国家的期待与要求,也是中国自身进一步发展的需要,符合中国自身的利益。中国不仅要根据自身对国际责任的理解进行负责任大国身份的建构,而且还要尽量使这种责任视角和身份建构获得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接受。
第二,中国承担国际责任有助于中国塑造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增强中国的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在多个外交场合提出,中国在国际社会的目标就是要做“负责任大国”,这是对中国未来国际地位的客观定位。这种身份定位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宝贵资源,而一国对国际责任的承担情况对其软实力和国际声誉有着巨大影响。
第三,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能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和国际环境。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国际社会中的一个大国,必须使自己的发展让国际社会放心。若国家只片面追求自身利益而不承担国际责任,必然遭到其他国家的谴责或制裁,产生“中国威胁论”,从而丧失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的共同利益。
第四,中国承担国际责任有利于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这也是中国追求的国际责任目标之一。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责任期待是希望中国对其提供经济援助,借鉴中国发展经验,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希望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维护其正当权益、代表性、发言权,增强其经济自主发展、改善民生,共同推动国际格局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该在满足发展中国家期待方面有所作为,坚持义利并重、义大于利的义利观和责任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