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邓小平对中国发展问题的系列回顾(十):苏东巨变(7)

(四)东欧、苏联的事件从反面教育了我们,坏事变成了好事

邓小平的目光一直关注着苏东事件的演变动态。在东欧诸国纷纷发生巨变,社会主义政权相继垮台、苏联发生“8.19”事件之后的1991年10月5日,邓小平与金日成的一席谈话值得引起我们重视。他在谈到国际局势如何发展的问题后,把话题转到了中国国内问题上:今年中国遇到的水灾是很大的水灾,救灾这件事教育了人民,还是社会主义好,还是共产党的领导好。真正要出问题,是我们内部出问题,别人拿我们没办法,美国也没办法。因此我们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包括自我教育,党员干部的模范作用,不搞特殊化,这是过硬的东西。邓小平说:“中国是大国,也可以说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不垮,世界的社会主义事业就垮不了。东欧、苏联的事件从反面教育了我们,坏事变成了好事。问题是我们要善于把坏事变成好事,再把这样的好事变成传统,永远丢不得祖宗,这个祖宗就是马克思主义。”[58] 我们要自觉把苏东事件作为“反面教员”,要做好自我教育、发挥党员干部模范作用、不搞特殊化等这些“过硬的东西”,用事实教育人民。邓小平强调的是,坏事变成好事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需要有主观努力,也就是要“善于把坏事变成好事”,这既是基本要求,也是领导艺术。只有把这样的“好事变成传统”,才能使坏事变好事。

(五)有人说,苏联缺少个邓小平。这话有一定道理

邓小平历来重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八九政治风波期间,邓小平说:“关键在领导核心”,[59] 以后又多次强调这个问题。1989年11月5日在同金日成举行会谈时说:文化大革命中,党所以没有垮,就是因为有了毛主席这个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还从反面总结说:两个总书记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特别是坚持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这个问题上犯了错误,这不是一般性的错误,而是政治思想原则问题上的错误,是带根本性质的错误。[60] 两年后的1991年10月5日与金日谈话中,进一步强调“真正要出问题,是我们内部出问题”。[61] 正所谓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一个政党的领导核心,在政党中的地位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小平同志又是一个非常谦虚的领导人,他总是把自己放到党的领导集体之中。1990年3月3日会见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博士,在客人谈到如同当年列宁所处的年代那样,列宁拯救了苏联,邓小平主席拯救了中国时,他回答道:“我同列宁不能比,列宁的形象是高不可攀的。”[62] 1992年1月20日在深圳,邓小平在谈论到中国两任总书记“栽跟头”后,又谈到“苏联这么强的国家,几个月一下子就垮了”时,他用诙谐并充满了自豪的语调谈到了自己的地位作用问题。他笑着说:“有人说,苏联缺少个邓小平。这话有一定道理,我是起点作用的。”[63] 当时的人们听得入了神,个个都屏住气。其实稍微了解国外对中国和苏联改革的人来说,此话不是虚言,确实“很有道理”,而且不是一般的“有一定道理”;邓小平在中国发展中确实“起了作用”,但不是一般的“起点作用”,而是“起了决定性作用”。有材料说:在俄罗斯至今许多人都认为,苏联改革失败是因为苏联没有自己的邓小平,而有了个戈尔巴乔夫。当有人说到“重大的决策还是要靠您把舵”时,邓小平回应说:“我退下来之后,在重要关头,有话还是要讲的。”[64] 我们可以说,南方谈话,就是邓小平同志在世界经济政治形势和我国发展的“重要关头”所做的一次“重要讲话”,被我们党誉为改革开放的第二个“宣言书”。二十多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在世界经济一片萧条、欧债危机全球蔓延、美国占领运动如火如荼、俄罗斯形势不断动荡的今天,当中国人民沉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幸福中时,人们怎能不由衷地感谢为祖国的和平稳定和欣欣向荣所做出重大贡献的小平同志呢?

上一页 1 2345678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邓小平   苏东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