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邓小平对中国发展问题的系列回顾(十):苏东巨变(6)

三、    苏东巨变的启示与思考

发生在人类20世纪最后十年的苏东巨变和苏联解体这一重大事件,不仅震撼了世界,也启示了我们。苏东巨变和苏联解体绝不是福山所说人类“历史的终结”,也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彻底失败”,它告诫人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在世界上站立起来,必须自强,努力发展自己。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在政治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要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始终放在首位,不得动摇;要维护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在党的领导下阔步前进。

(一)人们都在说“亚洲太平洋世纪”,我们站的是什么位置?

据邓小平年谱记载:1991年8月20日,邓小平同江泽民等谈话,“议论十九日苏联发生的事件”。让我们特别感兴趣的是,在这次谈话中,邓小平却用大量篇幅讨论了国内局势,引发了对“‘亚洲太平洋世纪’我们站的是什么位置?”这一重大问题的深刻思考。邓小平说:“现在世界发生大转折,就是个机遇。人们都在说‘亚洲太平洋世纪’,我们站的是什么位置?”[45] 其实,对所谓“亚洲太平洋世纪”这一提法,邓小平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叶就关注过这个问题,此后一直没有中断。如,1985年11月22日会见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时说:“现在世界舆论说,二十一世纪是太平洋世纪。”[46] 又如, 1988年5月15日在会见阿根廷总统劳尔·阿方辛时指出:“现在人们常说,二十一世纪将是太平洋世纪。我看这个说法为时过早,最大的缺陷是十亿人口的中国还落后”,他认为“真正的太平洋时代的到来至少还要五十年。”[47] 再如,1988年12月21日在会见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时指出:“近几年有一种议论,说下个世纪是亚洲太平洋世纪,好像这样的世纪就要到来。我不同意这个看法。”“真正的亚太世纪或亚洲世纪,是要等到中国、印度和其他一些邻国发展起来,才算到来。”[48] 邓小平在这次与中央领导同志议论十九日苏联发生的事件时,旧话重提,把目光再一次投入了“亚洲太平洋世纪”,而且联系“我们站的是什么位置”这样一个话题展开。他分析说:“过去我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现在比下也有问题了。东南亚一些国家兴致很高,有可能走到我们前面。我们也在发展,但与他们比较起来,我们人口多,世界市场被别的国家占去了,我们面临着这么一个压力,算做友好的压力吧。我们不抓住机会使经济上一个台阶,别人会跳得比我们快得多,我们就落在后面了。要研究一下,我总觉得有这么一个问题。机会难得呀!”[49] 苏东巨变、苏联解体,引起“世界发生大转折”,对这些国家来说是一个动荡和削弱,但对正处在关键时刻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来说,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机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我们自己,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我们看到,这一思想在南方谈话中得到了充分展开,成为邓小平思考苏东巨变和苏联解体的重要启示之一。

(二)东欧发生的事情说明中国的“四个坚持”是搞对了

1990年6月11日在会见包玉刚在谈到东欧剧变问题时邓小平说:“如果走东欧这条路,中国就完了。东欧发生的事情说明中国的‘四个坚持’是搞对了。放弃社会主义,中国就要乱,就丧失一切。”[50] 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带来的直接后果“就要乱,就丧失一切”,这是中国人民不能答应的。1990年9月12日在同金日成谈话时说:“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四项基本原则,我们绝不会放弃。”[51] 充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坚定信心,也在向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提出忠告。同时,邓小平也一再强调,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他说这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52]1991年8月20日同江泽民等议论十九日苏联发生的事件谈到国内局势时说:“现在中国局势稳定,一个是由于处理一九八九年那场动乱时坚持社会主义,一点也不动摇;再一个是由于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这方面道理也要讲够。”试想,如果没有坚持改革开放,哪会有中国在短期内的飞速发展成果?[53]1992年1月20日视察深圳时说:“苏联、东欧的变化,说明我们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不能倒。中国倒了就是一片灾难。”[54]  1993年9月16日同弟弟邓垦谈话时说:我们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提出“四个坚持”。没有这“四个坚持”,特别是党的领导,什么事情也搞不好,会出问题。出问题就不是小问题。现在经济发展这么快,没有四个坚持,究竟会是个什么局面?最后他还说,四个坚持是“成套设备”。[55] 我们看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贯穿整个改革开放全过程,这一思想自他在1979年3月首次提出之后,一直到他的晚年同弟弟邓垦谈话,从来没有放弃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邓小平从苏东巨变和苏联解体中得出的又一启示。

(三)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

在国内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在苏东社会主义垮台的事件中,邓小平提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的重要结论。

在中国国内平息动乱、东欧第一个国家政权易帜后三个月,即1989年10月26日,邓小平会见泰国总理差猜•春哈旺时指出:“中国要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允许任何外部势力插手中国的内政。[56] 1989年12月1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客人樱内义雄时指出:“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在许多国家煽动动乱,实际上是搞强权政治、霸权主义,要控制这些国家,把过去不能控制的国家纳入他们的势力范围。” 并联系国内情况时说:“这次动乱从反面教育了我们。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对这一点我们比过去更清楚了。这次动乱还使我们更加认识到稳定的重要性。这次我们采用戒严的方式解决了动乱问题,这是非常必要的。今后如有需要,动乱因素一出现,我们就采取严厉手段尽快加以消除,以保证我国不受任何外来干涉,维护国家的主权。” [57] “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这是从国内动乱和苏东巨变和苏联解体中得出的重要启示。长期以来,一些人看不清西方国家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制造动乱的真实祸心,严重忽视这些国家实行和平演变的反动本质,只顾埋头搞经济合作,只求取得经济上的效益。对那些全然不顾国家主权和安全、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置之脑后的错误观念和做法,必须予以彻底的摒弃,在处理国际关系时时刻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到第一位。

上一页 1 2345678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邓小平   苏东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