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邓小平对中国发展问题的系列回顾(二):中国力量(4)

(二)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1980年12月25日在讨论经济调整的中央工作会议闭幕式上,邓小平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 [66]“群众是我们力量的”!这源泉孕育了群众的智慧,凝结着群众的创造,蕴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力量。因此,我们必须珍惜这源泉,热爱这源泉,维护这源泉。因为如果源泉断流了,我们的力量就会枯竭;只有源泉丰沛了,我们的力量才会充盈,源远才能流长。

办什么事也得走群众路线。邓小平说:办什么事都要走群众路线。怎样走群众路线?一是要“密切联系群众”。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因为经验不足,会出现一些问题,会面临许多困难。“这些问题,归根到底,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走群众路线,才能够得到解决。”要发扬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传统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这是最根本的一条。” [67]二是要“充分相信群众”。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我们不熟悉的、预想不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尤其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它涉及的面很广,涉及一大批人的切身利益,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和问题,会遇到重重障碍。“我们应当充满信心。只要我们信任群众,走群众路线,把情况和问题向群众讲明白,任何问题都可以解决,任何障碍都可以排除。随着经济的发展,路子会越走越宽,人们会各得其所。这是毫无疑义的。” [68]三是“要同人民一起商量着办事”。“我看,一个生产队、一个工厂、一个车间、一个班组的党组织,如果能够面对自己单位的具体问题,走群众路线,同群众商量,提出很好的办法,由共产党员起模范作用,真正解决这些问题,那末,那里的党组织对四个现代化就做出了很可贵的贡献。” [69]1988年6月7日会见波兰部长会议主席兹比格涅夫·梅斯内尔时指出:“要同人民一起商量着办事,决心要坚定,步骤要稳妥,还要及时总结经验,改正不妥当的方案和步骤,不使小的错误发展成为大的错误” [70]

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四个现代化才有希望。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坚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动力。改革开放事业是群众的事业,只有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才能够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1986年11月9日会见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时指出:“农村改革是权力下放,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要权力下放,下放给企业,下放给基层,同时广泛调动工人和知识分子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管理,实现管理民主化。领导层有活力,克服了官僚主义,提高了效率,调动了基层和人民的积极性,四个现代化才真正有希望。” [71]一是“调动积极性是最大的民主。”1987年6月12日会见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中央主席团委员斯特凡·科罗舍茨。指出:“调动积极性,权力下放是最主要的内容。我们农村改革之所以见效,就是因为给农民更多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现在我们把这个经验应用到各行各业,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积极性是最大的民主。” [72]1987年8月29日会见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利昂妮尔德·约蒂时谈到,“把权力下放给基层和人民,在农村就是下放给农民,这就是最大的民主。” [73]二是“调动积极性要靠政策。”邓小平认识到,政策威力大,有了正确的政策,就可以调动群众的积极性。1975年8月18日在国务院会上指出:“坚持按劳分配原则。这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始终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不管贡献大小、技术高低、能力强弱、劳动轻重,工资都是四五十块钱,表面上看来似乎大家是平等的,但实际上是不符合按劳分配原则的,这怎么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74]这是吃大锅饭,是干不干一个样,干得好干得不好一个样。要打破吃大锅饭的弊端。采取按劳分配政策,农民付出的劳动同他的实际收入结合起来,积极性就起来了。邓小平还把“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作为政治体制改革三大目标之一。1994年2月19日在出访途经南京作短暂停留时嘱咐:“你们要发奋,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聚精会神地搞建设。” [75]

(三)其实很多事是别人发明的,群众发明的

党的领导,最主要的是通过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引导群众沿着我党提出的目标前进。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哪里来?来自群众。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有巨大的创造力。他们生活在基层,工作在基层,最了解基层的实际需要。改革开放中一些带来巨大成功的政策调整,都是来自群众的创造、群众的发明。

一是要处理好领导和群众的关系,尊重群众的智慧。邓小平说:乡镇企业“那不是我们领导出的主意,而是基层农业单位和农民自己创造的。”[76] “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 [77]改革开放中的许多东西,都是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领导者的作用就是把群众提出的主意经过集中、概括和提炼,找出具有一般意义的规律性的东西,用来指导更普遍的工作。离开广大的人民群众,离开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就不会有好的路线方针政策。因此,必须尊重群众,尊重实践,这是最起码的原理。

二是要解决好领导者个人和领导者集体的关系,尊重集体的智慧。1987年11月16日会见日本社会党第三次访华代表团时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报告是集体创作,集中了几千人的智慧,有许多内容并不是我提出来的。当然,其中也有我的看法和意见,但大部分是集体的意见。” [78]不能把成绩都记到个人的账上,过分夸大一个人的作用并不有利,中国未来的发展要靠新的领导集体。在审阅十四大报告送审稿时特别指出:“报告中讲我的功绩,一定要放在集体领导范围内。可以体现以我为主体,但绝不是一个人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我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报告对我的作用不要讲得太过分,一个人、几个人,干不出这么大的事情。” [79]个人在历史上起重要作用,个人的“看法和主意”,个人的“概括和提倡”,都不是可有可无,甚至在历史关键时刻还会起决定性作用,小平同志就是在党和国家重大历史头脑发挥了这样的作用。但小平同志从不居功自傲,而总是讲是集体的领导,集体的智慧。因此,发挥集体智慧,加强集体领导,则是我们需要在工作中牢牢把握的。

上一页 1 234567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邓小平   中国力量   改革开放   科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