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中国声音 > 新锐观点 > 正文

趋时与自大:大学者学术失误的两大诱因(6)

如《诗经.陈风》中“月出”一诗,居然让这位先生读出阶级斗争、奴隶起义的内涵,这也太让人佩服了。“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这些诗句意思很浅显,也就是一张在皎洁月光之下的绝色美女的素描画像,首句摹写月色之美,次句写该女子的容色之美,第三句写该女子投手举足的姿态之美,末句写诗人自己因爱慕该女子而怦然心动、情不自禁的感觉。可谓是后世曹植《洛神赋》的先声。可是,按这位先生的说法,“僚”当为“镣”的通假,而“窈纠”明明是形容女子行动时的曲线美(参考余冠英说),却被这位先生诠释为“五花大绑”之类。于是,该首诗的含义就被引申为,一场轰轰烈烈的奴隶起义失败了,奴隶主阶级反攻倒算,在月光皎洁的夜里,将戴着脚镣手铐、五花大绑的起义领袖……“佼人”押上刑场,准备处死。我揣度,当时这位先生作此解之时,脑海里是一定浮现起舞剧《红色娘子军》中党代表洪常青英勇就义的情景。这同样是政治氛围窒息学术研究,最后弄出令人遗憾的“成果”的产物。

这不是郭沫若先生等学者个人的遗憾,也是整个中华文化的共同悲哀。从这个意义上讲,“趋时”对学术良知的压抑,对学术公信力的打击,其后果的严重性,乃是毋庸置疑的。

“自大”同样是前辈学者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出秕漏、留缺陷的重要诱因。这里我们所说的“自大”,不是指作为学者他个人的“自大”、目空一切,自鸣清高。而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情况下的“天朝中心”,民族自大。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国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灿烂辉煌,曾长期在世界上占据领先的地位,这一点,只要不是脑残的人都承认。然而,“风水轮流转”,进入近现代以后,中国的确是被欧美先进国家所超越了,落后挨打了。这让做惯了老大帝国的臣民,当然包括学者在内,心里老大的不爽,心理失衡,郁闷得要命。在“天朝中心”意识的强烈驱使下,一些学者就希望通过自己的学术研究,找回文化的自豪,寻得心理上的平衡。这中间的重要途径,就是要借助于研究的方式,来证明西方的发达的政治文明、先进的思想文化,等等,不是起源于中国,就是与中国固有的文明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从而为所谓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之说,找到学理上的依据。在这种民族“自大”心态的基础上做学术研究,其得出的观点与结论,当然免不了捉襟见肘,破绽百出了。

例如,近现代不少有关墨子学说方面的看法,就充斥着这一类自娱自乐的特色。随便检索一下,我们就能够领略到让人啼笑皆非的一大堆“高论”。

“西学中源”是近代不少学人津津乐道的一个命题,说法有很多,如西学源出《周官》说、西学源出先秦诸子说、西学源出《大学》说,等等,五花八门,不胜枚举。今天那些倡导新儒学一群中的“原教旨主义者”,实际上就是近代“西学中源”主张者的衣钵传人,拾人牙慧、鹦鹉学舌而已。

而在西学源出先秦诸子说当中,又以西学源出墨学说最为声势浩大,最为博人眼球。

上一页 1 2345678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
标签: 趋时   自大   学术失误   诱因   大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