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要求设计制度创新机制。
长期以来,城镇化主要由政府主导,用计划手段推进。由政府经营的城镇化,往往重GDP考核轻生态建设,重短期政绩轻百年大计,存在严重的长官意志和短期行为。由此形成的体制机制自然是为计划服务,排斥市场,比如由国家和国企垄断土地一级开发,排斥和歧视民间资本,导致民营企业进入城镇化领域障碍重重等。近年中央虽提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城镇化领域,但相关政策配套包括融资待遇等没有松动。其深层原因在于,地方政府不愿放弃因主导经营尝到的甜头,一些利益集团不愿放弃不劳而获、少劳多获或以垄断而坐享丰厚利润。
党和政府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把市场地位从基础性作用提升到决定性作用。但对中央而言,难题不仅在于提出市场化理念,更在于破解地方政府迷恋城市经营的迷局,打破利益集团错综复杂的格局,制定完全符合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国家城镇化规划方案的出台一再难产,相信其中的重要一点是还不符合中央领导的要求,没有真正体现市场主导地位。笔者认为,有关部门要贯彻落实好中央精神,制定好体现市场主导的城镇化体制机制,坐在办公室里是编制不出来的,必须深入基层和城镇化建设的一线作长期调研,才能发现市场主导情况下会碰到的问题和难题;不但要向基层政府领导干部了解情况,更要向企业特别是城镇化建设的主体民营企业、农民以及社会各界了解情况,因为他们才是市场的真正代表。要像中央惩治腐败一样出重拳,杜绝和减少城镇化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行政垄断、短期行为、排斥市场、歧视民企等行为,这也是贯彻落实政府职能转变的最佳契机和重要平台。政府消除短期行为,做好服务,企业必然会减少投机行为,放心投资,从而有效推动城镇化沿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作者为苏州科赛集团董事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