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新语新论 > 正文

江喜科:不能用城市化思维指导城镇化实践

原标题:不能用城市化思维指导城镇化实践

在中央和地方把城镇化作为推进中国经济发展最重要引擎后,城镇化已成为中国当下最热门的词汇。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什么是城镇化和城市化理应有准确的认识和解读,这样才能把握城镇化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各自的规律,采取不同的举措推进本地本区域城镇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许多人对城镇化和城市化的概念以及相互之间的异同还没有搞清楚,在表述上还比较混乱,这必然导致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用城市化的理念搞城镇,用城镇化的理念建设城市,出现城镇不像城镇,城市不像城市的四不像现象。

弄清楚什么是城镇化与城市化,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非常重要。这关系到城镇化的成败,是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城镇化与城市化的联系与区别

学界对城市化与城镇化的概念理解和使用确实比较混乱。比如广义的城市和狭义的城镇概念是基本相同的。许多专家认为,城市化与城镇化是一个意思(Urbanization)。中国城市与区域规划学界和地理学界在南京召开的“中国城镇化道路问题学术讨论会”上,曾明确指出城市化与城镇化为同义语。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就提出:城镇化与城市化没有根本区别,如果翻译为英语,二者是一回事。笔者对此不敢苟同,且不说城市与城镇本身就有的区别,把由于英语词汇的缺乏造成的翻译局限,来否定中国城镇化与城市化的不同,是非常不妥的,是一种盲目用西方的城市化思维套用中国问题,不了解中国国情的表现。

城镇化和城市化确实有许多共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它们都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镇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对照中央各种文件对城镇化的表述,以及当下城镇化的语境和词意,笔者认为,城镇化的内涵要比城市化广泛,城镇化应包含中小城市的城市化,城市化是城镇化过程中的高端发展形式;但城市化却不包括城镇化。城市化是城镇化的终极发展目标,城镇化是城市化的基础和蓄水池。

上一页 1 23456下一页
[责任编辑:常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