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理论探索 > 正文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民生导向解析(5)

三、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破解民生难题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顺应了人民追求民生幸福的新期待。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是要常看民心“晴雨表”,紧盯民生“指南针”,坚持民心政治,坚持民生导向,全面把握发展和民生的关系。通过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创造条件,通过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奠定基础。具体来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使“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全面深化改革就是既考虑如何分好“蛋糕”,也继续通过改革措施做大做好“蛋糕”,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集中发力,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全面依法治国体现在民生领域就是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民生权利,为民生幸福创造一个良好有序的法治环境。全面从严治党体现在民生领域就是要通过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员干部的民生责任,增强民生作为,治理民生领域的腐败问题,为改善民生提供根本保障。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是夯实民生基础的重要阶段。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发展方向,也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习近平同志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1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关键、最核心的是“全面”。就是说,这个小康社会是使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是逐步消除城乡差别、区域差别、行业差别的小康社会,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充分体现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普惠性。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水平,兜牢民生底线。在保障基本民生需求和较高层次民生供给的前提下,重点照顾低收入群体,重点照顾亟须就业糊口和再就业困难的群体,医疗卫生条件差的地区,教育基础薄弱的地区和教育层次偏低的群体,重点照顾对社会保障依赖程度较高的群体,重点照顾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权的环境民生领域。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原有民生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新的民生诉求又接踵而至,新老问题交织叠加,更需要通过发展来破题。实施更大力度的精准扶贫,着力稳定增长,做大“蛋糕”,同步解决民生欠账和增量问题。另一方面,要提高民生质量,让人民生活地更美好。“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新起点”,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环境下,在发展问题上必须主动适应新常态,加快转型升级,在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后劲上下更大的功夫,努力实现内涵式发展,把发展成果体现在持续不断地增加公共事业投入,推动医疗、卫生、教育、养老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做精“蛋糕”,更好满足群众的高端民生需求,为持续不断解决好民生问题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上一页 1 234567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民生   四个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