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理论探索 > 正文

韩庆祥等:马克思主义“三化”与话语权问题

核心提示: 实现“三化”的马克思主义必然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影响力、感染力以及认同度,进而会赢得话语权。所以,马克思主义“三化”问题实质上也是马克思主义话语权问题。文章认为,必须着眼于提升话语权、突出中国元素,要讲好中国故事、唱响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必须着眼于增强时代感、突出时代元素,要把握时代脉搏、回应时代诉求、弘扬时代精神;必须着眼于提高认同度,突出大众元素,要反映大众生活、契合大众心灵、符合大众思维。

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一重大命题之实质就是:针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倾向,强调马克思主义要与时俱进,通过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三种基本途径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增强其生命力和影响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针对仅仅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意识形态,强调要建立一种为大众立言的马克思主义,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和中国人民的精神武器,树立人民大众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针对一般性的马克思主义无法完全解答当今中国问题,强调建设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指导中国实践,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实现“三化”的马克思主义必然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影响力、感染力以及认同度,进而会赢得话语权。所以,马克思主义“三化”问题实质上也是马克思主义话语权问题。

一、着眼于提升话语权,突出中国元素

当今全球化时代,谁的话语体系更具道义感召力和思想穿透力,谁的话语和叙事就能打动人,谁就拥有国际话语权,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法国后结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米歇尔·福柯在1970年当选法兰西学院院士时发表的就职演说《话语的秩序》中,提出了著名的论断:话语即权力。他认为,话语的外在功能就是“对世界秩序的整理”,因此,谁掌握了话语,谁就掌握了对世界秩序的整理权,也就掌握了“权力”。福柯的话语权理论是对西方国家抢占思想意识制高点和主导权的深刻反映,在西方国家具有广泛影响。话语权既是话语的道义力量,即所谓的说话“有人听”和“愿意听”;也是话语的强制力量,即所谓的说话“让人听”和“必须听”。它是综合实力的集中表现和国家强大的主要表征。综合国力是由硬实力和软实力组成。硬实力由经济力、科技力和军事力等构成。在这些要素中经济力是基础,是硬实力的重中之重。新中国已成立6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实力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从原先的一穷二白发展到今天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以说,硬实力提升很快,彻底解决了“挨打”的问题。但软实力还比较弱,特别是国际话语权有待提高,“挨骂”的问题没有解决。世界大党、大国的发展史证明:只有硬实力而缺少软实力,或软实力与硬实力不相匹配,都是不可持续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话语权的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一是立足于讲好中国故事。我们党成立90多年、在全国执政60多年、领导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和快速发展,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发展奇迹,开辟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重大创新,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这一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传奇故事需要向中国和世界讲述。讲好了,可以成为人类发展的巨大正能量,进一步推动中国的发展和世界进步。怎么讲?话语体系至关重要。如果盲目地简单套用西方的概念、范畴、理念、分析框架、理论体系和结论,用西方话语来解释中国丰富独特的发展实践,削中国实践之足、适西方理论之履,这个美好的故事注定是讲不好的,“好经”念“歪”是肯定的。因此,如何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不断概括出科学、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是理论界和学术界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打造中国的话语体系,始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以中国实际为根本基础,以中国实践为根本依据,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客观规律把握的程度和运用的水准,决定着中国话语体系的科学化程度。只有在深入探索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才能科学地概括出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确保话语体系符合中国实际、引领时代发展。要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着力探索管方向、管全局、管长远的“大规律”,积极探索运行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小规律”,及时把这些规律性认识转化为中国话语体系的构成元素,讲好、讲活、讲深中国故事,不断打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

上一页 1 23456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话语权   马克思主义   韩庆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