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理论探索 > 正文

官僚主义的内涵、源流、形态与防治研究(9)

(五)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

列宁曾指出,反对官僚主义最重要的就是防止在党和国家机关中形成一个官僚特权阶层。如何防止官僚特权阶层形成?非常重要的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德才兼备、执政为民、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干部队伍。因为,制度是人制定的,也是人执行的,人的素质决定行政办事的成败得失。

首先,把好“进口关”,坚持用正确的标准选人。要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建立起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拔机制,切实保障公众选人用人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将干部选拔各个环节全方位置于人民群众监督之下,坚决杜绝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投机分子混入党和国家机关,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其次,着力做好干部队伍的教育与培训。干部队伍是一个由干部个体组成的特殊群体,个体是整个队伍的细胞,只有每一个细胞健康,才能保证整个肌体充满活力。要突出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改进工作作风,弘扬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传统,培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切实解决干部中存在的群众观念淡薄、官僚主义严重等突出问题。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学以致用,把实践作为提高行政能力、增长管理智慧的课堂,不断提高各级干部领导科学发展、驾驭复杂局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要改革教育培训内容,以管用为导向,知行统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训什么,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第三,建立科学有序的选拔晋升机制。选拔使用什么样的人,通过科学的制度把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才选出来委以重任,是克服官僚主义的重要导向。要努力克服干部选拔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如选拔中民主机制不健全,民主不足和民主“滥用”现象并存,民主推荐与民主测评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才能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择优汰劣机制不健全,政绩考察不够全面客观,干部德才素质的优与劣难以辨别;讨论决策机制不健全,一把手“自由裁量”空间过大;用人责任追究制度缺失,纠错机制不健全。这些都可能催生干部选拔过程中的不正之风,被提拔的人脱离群众、“眼睛向上”、官僚作风严重。因此,必须进一步健全干部选拔晋升的各项具体制度,强化用人责任,实现从“以人选人”到“以制度选人”的转变。

第四,完善干部作风考核评价体系。在年度考核、晋升职务考察等工作中,要将干部作风列为考察的一项重点内容,改进考核考察的办法,确保考核结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要把作风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激励作用,引导和帮助各级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防止和克服急功近利等不良倾向,让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好的干部能脱颖而出。

第五,完善作风监督制度。干部作风如何,群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要动员广大群众监督干部作风,通过公开评议的方式和定期向群众代表汇报思想等途径,把干部作风建设置于群众监督之下,让群众参与考察和评判干部作风的好坏。还要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使监督无处不在,形成网络,使官僚主义者无处藏身。

总之,官僚主义作为人类社会的毒瘤,它的细胞渗透在人类躯体的各个方面,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复活力。这只多变的“章鱼”,总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在国家和社会还只能由少数人实施管理的状态下,官僚制仍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官僚主义也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于社会的不同角落。正如列宁所说的,我们把官僚主义从大门赶出去,它马上又从窗口溜进来。现实生活中官僚主义之所以时长时消、禁而不止、花样百出,原因就在这里。对于官僚主义,我们必须与之作坚决的、持久的、不可调和的斗争,但决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人类要战胜官僚主义,科学而理性的选择,就是坚定不移的抑制它、反对它,把它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同时为消灭官僚主义创造各种条件。只有随着独立自由的个人联合体——共产主义的实现,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经济、文化、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人们的思想觉悟极大提高,官僚主义才能寿终正寝。人类战胜官僚主义,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漫长的。但不管道路如何漫长,战胜官僚主义是历史必然,我们应该坚信。

上一页 1... 5678910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官僚主义   源流   形态   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