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任何政治现象背后都隐藏着深刻的经济动因。官僚主义是根植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不改变经济基础,官僚主义不可能根除。至高无上的君权与满山遍野的小农经济相互依存,使官僚政治得以发展繁衍。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政权,公有制代替私有制占据主导地位,生产力和经济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但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落后的状况不可能在短期内根本改变,加之过去长期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小生产者的心理和习惯长期存在,而小生产者习惯于把权力的代表神化或偶像化,这既是官僚主义产生的温床,又是官僚主义存在的条件。同时,新中国成立后较长一段时期实行的计划经济,这种小生产与计划经济相结合,又助长了新形态的官僚主义。
改革开放新时期,通过改革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全方位推进对外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助于改变小生产者的落后意识和狭隘心理,防止官僚主义的滋生和蔓延。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与市场经济相伴随的民主、法治、平等、公开、合作意识的普及也同样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在市场经济及其思想观念还未充分发展时,小生产者的习惯势力依然存在,以依附为特点的狭隘小农思想依然存在,官僚主义也就有它生存的空间。因此,抑制和消除官僚主义,要从多方面努力,很重要的是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动摇官僚主义赖以寄生的经济基础。经过3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已经确立,市场体系逐步形成,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发挥,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其他领域的改革也在逐步深化。但市场经济发展不充分,经济体制改革不到位的情况依然存在,全面的改革,亟待加快推进。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克服政府行为“越位”、“错位”和“缺位”现象,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是克服官僚主义的重要路径。把市场能够处理好的一切交还给市场,形成透明高效、竞争有序、公平正义、和谐稳定、互利共赢的市场环境,克服信息不对称、信息不透明等弊端,革除市场行为中人治为特色的“关系”环境,尊重市场主体的地位,提升市场主体的信心,就会促进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防止和遏制官僚主义的弊端。
(三)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官僚主义不是个别的、暂时的或偶然的现象,而是寄生于一定社会体制上的消极腐败生态,具有顽强的复活力和再生力。它不仅是政府官员或管理者个体的不良行为,而且隐藏在一定的体制机制中。从社会主义国家来看,导致官僚主义的总病根是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正如邓小平曾经指出的,“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或少数人手里,多数办事的人无权决定,少数有权的人负担过重,必然造成官僚主义”。[19]反对官僚主义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探索一条从体制上防治官僚主义的新路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将克服官僚主义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如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实行党政分开、政企分开、政社分开、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政府机构、强化权力监督、推行依法行政、实行政务公开、克服家长制作风等,取得了明显成效。当然,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完善各项体制机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性的制度创新与积累,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推进。当前,要着力抓好四个重点:一是强化民主集中制。官僚主义者最害怕群众,执政党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民主是医治官僚主义的良方。要扩大民主的内容、形式和路径,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的民主权利,扩大群众的政治参与,把对官员的评判标准和评判权交给群众。黄炎培与毛泽东在延安“窑洞对”时,曾提出如何跳出政权兴亡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回答是走民主之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21]强化民主集中制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必须建立和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制,通过一些具体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把政府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把官员置于制度的约束之下,使两者有效统一起来。二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群众在官员选拔、使用、考核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坚持和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验和民主评议制度,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完善对官员的考核工作,把能否密切联系群众,是否兢兢业业工作,有无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作为考察和使用官员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依据。要着力推进严格的任期制和责任制,探索官员正常解职的办法,使官员上下进退更加民主化、规范化、科学化。三是加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实践证明,人民民主权利不充分,权力运行缺乏监督与制约,官僚主义必然蔓延发展,横行无忌。只有把权力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制约之下,才能有效地防止官僚主义。加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与制约,要实现三种基本方式的结合:加强行政道德建设,以道德来制约权力;实现权力的合理分解,以权力制约权力;扩大人民民主,以社会制约权力。四是强化官员责任约束。责任约束是指根据行政官员所掌握的权力课以相应的责任规定,构建权责统一的权力运行体系。无功就是有过,有其权就要尽其责。要根据有关职位权力设定相应的责任,根据责任性质和大小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