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理论探索 > 正文

社会治理结构的进化与社会工作的服务型治理(5)

 注释:

①王思斌:《社会管理初论》,《社会科学研究》1992年第6期。

②詹姆斯·C.斯格特:《弱者的武器》,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③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④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⑤康晓光、韩恒:《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⑥王思斌:《试论社会工作对社会管理的协同作用》,《东岳论丛》2012年第1期。

⑦莱思·多亚尔、伊恩·高夫:《人的需要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⑧萨拉蒙:《公共服务中的伙伴》,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⑨史柏年:《新世纪:中国社会工作教育面对的选择》,《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⑩李晶晶:《教育先行:中国社会工作的建设模式——访史柏年教授》,《新资本》2007年第10期。

(11)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肖小霞、张兴杰:《社工机构的生成路径与运作困境分析》,《江海学刊》2012年5期。

(13)易松国:《大学教师创办社工机构的背景、问题及建议》,《社会工作》(实务版)2011年第2期。

(14)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15)王思斌:《走向承认:中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向》,《河北学刊》2013年第6期。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治理结构   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