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思想交锋 > 正文

国家形象与讲好故事(3)

核心提示: 改革时代亟需共识,多元价值呼唤核心。当下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攻坚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多元观点激荡,多种思潮纷扰,为更好地发挥主流媒体核心价值引领作用,激发思想,启迪智慧,凝聚共识,《人民论坛》杂志开设“观点争鸣”栏目。该栏目聚焦国内外重大热点、难点、焦点问题,采取座谈、笔谈、采访等方式,每期邀请三到五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就某一话题进行多角度深入探讨。本期关注话题为“中国国家形象建构问题与对策”。

构建国家形象之道

●吴建民:中国国家形象的话语表达不仅要中国老百姓听得懂,还要让地球村的村民也听得明白,要学会讲故事、讲道理。要积极利用“院外集团”等渠道参与到酝酿国际舆论的上游活动中去。构建国家形象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

●胡正荣:国际传播的主体应该多样化。中国要形成政府主导、多元主体的国际传播架构。这有点类似于经济体制中的“混合所有制”,既有“统”的角色,又有“放”的比重。

●赵月枝:中国对外传播更需走“群众路线”,用国际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框架向国外民众解释自己的政治立场,说明中国代表的是世界大多数民众的利益。

吴建民:构建中国国家形象是一个系统工程,我认为需要在以下六个方面来努力。

第一,改进文风。中国来到世界舞台的中心,一言一行都倍受世界关注。尽管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要改进文风,然而迄今为止效果不明显,官话、套话、车轱辘话太多。

还有,今天内宣和外宣的界线已经不复存在。我们讲什么话,外国人都很注意。因此,我们讲话不仅要中国老百姓听得懂,而且还要让地球村的村民也听得明白。可是我们这方面的意识是很缺乏的。同时,我们还要考虑我们的话翻译成外文后,外国人会作何理解。

第二,构建国家形象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不仅领导人要参与,官员要参与,民众也要参与。去年我国出境人员已近1亿,今年可能会突破1亿。中国人在世界各地的表现对于构建中国形象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对于出境的中国人的言谈举止要进行一定的引导。要让他们认识到,不管他们是做什么工作的,他们走到境外就是中国形象的代表,他们的言行对构建中国形象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三,发挥优秀企业家和优秀知识分子的作用。中国30多年大发展,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企业家。阿里巴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后,对世界有所震动。马云发表了不少的谈话,这就是中国形象的一部分,这个形象世界是接受的、欢迎的。我到欧洲去,欧洲人就说:“欧洲没有出一个马云。”西方那些对中国有偏见的人,也不能否认马云是在中国大地上、中国环境中出现的企业家。构建中国的国家形象要讲故事,讲道理。优秀的知识分子是擅长做这项工作的,要发挥他们的作用。

第四,参与到酝酿舆论的上游活动中去。西方的舆论,特别是关于中国的舆论,不是突然形成的,而是有一个酝酿的过程。酝酿的过程就是各种各样的研讨会、论坛。过去这种研讨会、论坛不大请中国人,但今天请得则越来越多,我们要积极参与进去。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译晟]
标签: 形象   故事   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