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社会洞察 > 正文

“单独二孩”:生育政策调整的社会影响前瞻(4)

4、“单独二孩”生育政策可能形成的“人口同期群”的影响

目前社会中已有的、实际产生时间并不长的“双独二孩”政策适用人口(即双独育龄夫妇)及其生育结果,与新的、涉及范围更大的“单独二孩”政策适用人口(即单独育龄夫妇)及其生育结果的双重叠加,无疑会形成与30多年来一直实行“独生子女”生育政策条件下每年出生人口、出生率等相对更多的出生人口和相对更高的出生率。因此,在“单独政策”刚刚开始实施的最初几年中,由于短期内幼年人口的突然增加,与长期相对稳定的出生人口规模形成明显差距,因而极有可能形成某种特定的“人口同期群”。在这一“人口同期群”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的各种需求会像波浪一样随时间推移而逐一影响到社会生活的不同方面,甚至形成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就像被美国人口学家称为“怪蛇腹中的猪”的美国“生育高峰一代”(Baby-boom Generation)对美国社会各方面带来的影响一样。例如,一段时期中因婴幼儿的大量增加所带来的现有托儿机构、幼儿园、儿童医疗机构、甚至婴幼儿用品等方面的紧张和不足;以及再过几年后可能出现的中小学数量和规模需求的扩大等连锁反应;以及再往后可能形成的新的上大学难、新的就业难等等;此外,生育政策调整导致幼年人口增加所带来的社会抚养比结构变化及其社会抚养负担增加等问题同样必须提前研究。

  5、从“单独二孩”走向“全面二孩”的政策准备和对新人口样本的运用

如前所述,“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可以说既是我国生育政策开始走向“全面二孩”的重要过渡,也可以说是实行了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开始走向终结的转折点。从目前情况看,“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只是国家逐步完善计划生育政策过程中的一个步骤、一个中间环节、一个转变过程。其目标和意义除了是对现有生育政策所进行的一种调整和进一步的完善之外,同时也是为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的实施所进行的一种过渡。因此,提前对“单独二孩”相关问题及其社会影响展开研究,其成果无疑会对全面放开二孩生育后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和所带来的社会后果的分析,提供思路上和经验上的参考,也可以为更好地降低和消除生育政策的改变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提供政策依据。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当“单独二孩”政策开始实施后,目前的生育政策实际上是对几种不同的对象实行不同的政策:对于夫妻双方都是多子女的育龄夫妇来说,目前他们依然受到“一对夫妇一个孩子”政策的制约,换句话说,他们目前依然只能生育一个孩子。只是对于夫妻双方或其中一方是独生子女的育龄夫妇来说,生育第二个孩子才能够成为现实。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单独二孩”政策仅仅只是“独生子女”政策走向终结的转折点而不是结束点的缘故。只有当所有育龄夫妇都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时,才是“独生子女”政策的结束点。如同“独生子女”政策实施之初,社会中会产生出一批同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自然混合体一样,从“单独二孩”政策开始实施的时候起,直至“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出台之时,这一时期中也会产生出新的一批同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自然混合体。他们不仅带给我们一种新的人口环境、新的社会教育环境,同时又会给我们提供一种对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进行各种比较的最好样本。

  四、生育政策调整潜在影响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由于生育政策调整所具有的社会影响常常是“后滞性”的,在政策调整和实施之初常常并不会显现出来。因此,目前开展生育政策调整的社会影响研究属于前瞻性质的。这种前瞻性质的研究对研究的思路和方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单独二孩   生育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