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法治思想梳理与阐释(6)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性部署。《决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决定》围绕着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对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作出规划。

《决定》强调要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政府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加强市场活动监管,加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职责和能力,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

《决定》指出必须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深化机构改革。其中包括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工作流程,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严格绩效管理,突出责任落实,确保权责一致。

依法行政要求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与制度建设。政府一方面要重点加强有关完善经济体制、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以及政府自身建设方面的立法和制度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完善公众参与政府立法的制度和机制,确保立法体现人民群众的意见、意志。在政府立法中要谨防单方面体现部门意志的立法,谨防仅小范围体现专家意见的立法。只有良好的立法、充分体现人民群众意见的立法,才是法治政府建设所需要的立法。在法治政府的制度建设中,还必须高度重视健全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程序,强化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

依法行政要求政府作出行政事务决策具有合法性、科学性、民主性。各级政府、各行政部门要加强行政决策程序建设,健全重大行政决策规则,要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确保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同时,要建立和完善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加强重大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对违反决策规定、出现重大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要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追究责任。

依法行政要求各级政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政务公开是政府公信力的条件。政务公开首先是信息公开,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凡是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都要向社会公开;要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政务公开包括办事公开。所有面向社会服务的政府部门、政府下属的事业单位、由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都要依法公开办事依据、条件、要求、过程和结果,确保政府提供服务公正。

依法行政建设要求各级政府强化行政监督和问责。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非法干预,坚决防止和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坚决惩治腐败现象,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部门除了要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人民法院依法实施的监督、以及媒体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之外,还要加强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上级行政机关要切实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及时纠正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审计部门、监察部门要全面履行法定职责,加强财政、预算、投资审计和各种专项审计,加强对行政不作为、失职渎职、违法行政等行为的监察和问责,严肃追究违法违纪人员的责任,促进行政机关廉政勤政建设。

依法行政要求各级政府高度尊重司法机关的独立地位,尊重司法裁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规定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权力构架原理,一府两院是同属人民代表大会派生的平行的三大职能机构,它们各自向人民代表大会负责。但政府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相互间没有隶属关系。地方各级政府的主要领导要加强宪法意识,摈除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是隶属政府的下属部门的错误认识,高度尊重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独立权力地位,对司法机关的职权活动不得干预,对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案件中做出的与政府部门相关的司法裁决—无论是对己有利还是无利—都要尊重、执行。尊重司法机关的独立地位、服从法院的司法裁决是当代各级政府走向文明、走上法治的真正标志。

上一页 1 2345678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习近平   法治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