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法治思想梳理与阐释(5)

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是政府依法行政

依据我国宪法规定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务院及其下辖的各级政府行政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执行机构,从属于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通过行使立法、重大事项决定、重大人事任免、监督权力来体现人民当家作主。各级行政机关通过执行人民大会立法、决定来体现执行人民意志。换句话说,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立法、重大事项的决定都要通过国务院及其下辖的各级政府行政机关付诸实施。这样行政机关就成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会的意志得到贯彻实施的关键。

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使政府真正依法履行各项职能。

依法行政要求行政机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习近平强调,行政机关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要带头严格执法,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社会秩序。

各级行政机关要强化作为宪法规定的执行机关、执法机关的执法职能意识,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劳动保障、海域海岛等重点领域的违法案件,维护公共利益和经济社会秩序。地方各级政府必须排除地方保护主义、杜绝选择性执法;排除人情干扰、杜绝不公正执法;排除权力意识、杜绝粗暴执法。

依法行政要求政府各部门的领导干部、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依法办事意识。执行法律要靠具体的执法人员。执法者的法律素质决定执法质量。习近平指出,执法者必须忠实于法律。执法者忠于法律的信念要靠培养、教育。各级政府要着力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严格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狠抓执法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素质。他还强调,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依法办事能力。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提高法律意识的主要渠道就是学习。要通过建立法律知识学习培训长效机制,完善各级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各级行政工作人员、执法人员的法律培训制度、任职晋升人员的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制度等,促进法律知识的学习,强化法律意识的培育。

依法行政要求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仅要求执法人员、各级领导干部强化法律意识、提升依法办事能力,还要求改造行政硬件系统,深化行政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要求的改革设想。该方案以职能转变为核心,继续简政放权、推进机构改革、完善制度机制、提高行政效能,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对减少和下放投资审批事项、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减少资质资格许可和认定、专项转移支付和收费、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改革工商登记制度、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善和加强宏观管理,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依法行政等作出重大部署。

上一页 1 2345678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习近平   法治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