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思想名人堂 > 正文

谢维和:办学层次等于办学水平吗(5)

这种现实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方面,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都不约而同地表现出一种追求“升格”的愿望和冲动。专科学校希望能够升格为本科院校,本科院校希望获得研究生学位的授予权,虽然已经是国家重点大学,但仍然追求所谓国际上的高层次。另一方面,我们在高等教育的评估和各种不同项目、成果和学校的评估评审中,也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以层次等同于水平的现象。在某些领域和方面,虽然某些重点大学本身并不具有优势,甚至不如某些地方大学,但仍然能够“中标”。而有些地方大学,尽管在某些领域已经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但由于“出身低贱”,仍然在评审或评估中名落孙山。而且,这种现象已经极大地影响了地方院校的办学积极性,甚至对他们形成一种无情的“打击”。这种现象当然有一定的政策原因,但不能否定的是,把层次等同于水平的误解,也可能是一个认识或理论的原因。如果追求高层次就等于追求高水平成为了一种具有一定普遍性的认识,那么在现实中的这些现象也就不奇怪了。

坦率地说,这种将层次混同于水平的错误认识对于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是非常有害的。除了上述盲目地以追求高层次代替对高水平的追求之外,这种危害还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这种误解及其对现实的影响将进一步造成中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性落后。层次与水平是反映高等教育结构的两个基本概念和分析指标。不同层次与水平的合理组合是一个高质量教育结构的基本特征,也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结构性优势的具体表现。如果一个国家在高等教育体系中,高水平的大学都是高层次的大学,而低层次的大学都是低水平的,那么,这种高等教育结构是非常落后的,是非常不均衡的。这种落后也是一种高等教育的结构性落后,它将带来高等教育中的非公平现象,也将恶化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模式。同时,这种对层次与水平之间关系的误解,还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不同学科的学术霸权和学术寡头现象,进而影响教育和知识的创新。

第二,这种误解及其对现实的影响将进一步激化高考中的恶性竞争,而愈加恶化高考改革的环境。高等教育的上述结构性落后将进一步导致高水平的学科与专业大部分集中在少数高等学校中,由此,围绕这些大学入学机会的矛盾将日益突出,争取上这些大学的高考竞争自然将愈加激烈。这对于进一步深化高考改革是非常不利的。如果我们的高等教育结构,可以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的大学中都能够获得高水平教育的机会以及成功的机会,那么,中国的高考改革也就能够获得一个更加宽松的环境,也就能够为学生,特别是为不同类型的拔尖创新人才的涌现,提供更加宽松的成长环境。

第三,将层次等同于水平的误解及其对现实的影响,也将进一步造成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同质化,影响大学的特色建设。显然,如果不同高等学校都以追求高层次作为自己的建设和发展目标,并以此取代对高质量或高水平的追求,其结果必然导致高等教育发展的同质化。相反,科学把握层次与水平的关系,非常有利于督促高层次大学不懈怠而真正提供高水平的教育服务和产品,激励低层次大学办出特色,努力在人才培养质量上达到高水平。

因此,层次与水平是中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优化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抓手和切入点。同时,它们也是进一步改革、完善高等教育评估体制和政策措施的重要方面。我最后的结论就是这样几句话,办学层次不等于办学水平;高层次不等于高水平,低层次也不等于低水平;高层次大学也可能是低水平,低层次大学也可以达到高水平。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
标签: 谢维和   办学层次   办学水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