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思想名人堂 > 正文

谢维和:办学层次等于办学水平吗(4)

由此可见,层次和水平并不是完全等同的。绝对不是说高层次等于高水平,低层次等于低水平。低层次的大学同样可以为服务对象提供高水平的服务和产品而达到高水平,而高层次的大学为服务对象提供的服务也可能是低水平的,并不因为层次高就一定是高水平,或者层次低就一定是低水平。虽然是高层次的研究性大学,如果给学生提供的教育服务和产品不能促进这些优秀学生的成长,那么这所高层次大学就是低水平的;同样,低层次的高等学校如果能够为自己学校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和产品,那么它就是高水平的。

例如,对于国家重点大学而言,它们录取了全国最优秀的学生,如果不能给这些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服务和产品,促进他们更加优秀,也就只能是低水平的。同样,尽管是低层次的学校,包括一般的大专、高职院校,如果这些院校能够为学生、地方、行业以及某些特定领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产品,能够真正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就是高水平的。

我不是在这里说绕口令,我说的是事实和基本的道理,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即水平本身和层次并没有直接和必然的联系。更加重要的是,这种理论、事实和科学对于优化和调整高等教育的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既反映在我们的办学理念中,也直接体现在学校定位和特色建设过程中,因而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层次与水平的关系是优化高教结构的抓手

最后,我讲讲结论和启示。关于高等学校随机性水平评估的“优秀”的讨论,专家委员会的大多数专家最后仍然同意只设一种优秀标准,而不是两种优秀标准,进而充分肯定了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教学工作都可以达到优秀的水平,并且具有相同的含金量。

这个结论是非常重要的。它的意义就在于,所有高等学校都可以在教学和人才培养中追求和达到一流的教学水平。就像教育规划纲要所说的那样,在不同层次和领域中提高质量,争创一流。我甚至愿意说,这样的一个讨论,以及形成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一般地方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发展,进而在整体上促进了整个国家高等教育办学水平的提高,具有历史性的价值和意义。

实事求是地说,尽管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评估委员会的专家们对教学评估达成了只有一种优秀标准的结论:层次不等于水平,不同层次的学校都可以在教学和人才培养中提高质量,争创一流,达到优秀,但现实问题仍然存在。我认为,目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一个非常令人担忧的现实问题就是,高等学校盲目地追求高层次,而没有追求高水平。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
标签: 谢维和   办学层次   办学水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