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理论探索 > 正文

从网络媒体到网络社会——中国互联网20年的渐进与扩张(3)

(三)公众意见: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角力的砝码

中国网络媒体在过去二十年间的重要贡献,不仅仅体现在它对内容传播机制的拓展或创新,还体现在它对公共意见表达所起的推动作用上。

尽管传统媒体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众意见,但总的来说,它更致力于对舆论的引导,而不是舆论的表达。传统媒体的有限容量,也使它难以反映公众意见的多样性。

而网络媒体为公共意见的表达与舆论形成提供了全新的模式:

从意见表达的渠道来看,网络渠道不仅是丰富的,也是畅通的。甚至在过去年代难以解决的“下情上达”的阻塞问题,在网络中也得到很大改善。因此,网络媒体吸纳了来自各种不同地域、不同社会阶层的公众意见。

从意见的整合能力看,网络媒体使个人意见集聚为公共意见的机会大大增加,分散的、个别的意见,在网络中得以汇聚。这些意见,或者抱团,或者博弈,最终脱颖而出的优势意见,成为网络舆论。

网络媒体也具有一种对网民意见的放大能力,那就是通过不断的再传播,来放大音量、扩大影响。网络中各种传播平台的相互连接,社会关系网络的四通八达,使得“裂变式”传播得以实现,意见传播与舆论形成的速度超乎寻常,网络舆论对现实干预的能力也不断加强。

尽管网络整体还不能看作是一种理想的“公共领域”,但它为公众意见的表达与舆论形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开放的公共话语空间,而中国网民迫切需要这样一个空间。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角力中,意见生产的分量,远远超出内容生产的分量。

从大格局来看,网民意见成为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较量的天平上有利于网络媒体的一个砝码;而从小格局来看,网民的意见也成为传统媒体网站与商业网站较量的砝码;而从现实来看,这个砝码使天平更多地倾向了那些没有传统媒体背景的商业网站。正如前文所说,在高度同质化的新闻网站竞争中,内容在竞争中的作用已经被弱化,而意见的生产能力,才是核心竞争力之一。商业网站在这方面的相对开放性以及亲民性,为它赢得了更多网民及其意见资源。

上一页 1 23456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