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独家连线 > 正文

马福云:激活社会组织 创新社会治理模式(2)

记者: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那么,通过什么途径才能够更好地发展社会组织?

马福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得到快速发展。但是,总体看来社会组织发展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包括社会组织发育不足,管理中的缺位、错位与越位现象并存。现有社会组织存在二元分化,一方面有着政府背景的社会组织行政化,甚至走向行业垄断;另一方面,民间社会组织可用资源缺乏,作用发挥受到诸多制约。

为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发展社会组织,首先,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打破政府包揽一切社会公共事务的做法,改革政府包揽社会治理的传统方式,理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将社会自我管理和服务的领域真正还权或赋权于社会,为社会组织发育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和领域。其次,在社会组织管理上突破门槛拦截,精简登记审批,采取备案制与分类登记管理相结合的做法,放宽人数、规模、资金等标准要求,推动社会组织设立的便捷化。再次,在社会组织监管上注重管理的过程化,强化社会组织自律,健全组织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组织运行评估监督制度,打破“一业一会”的垄断做法,完善社会组织良性竞争以及淘汰退出机制。最后,在社会组织资源获得上,探索建立以政府采购、定向委托等不同方式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机制,以及建立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的成本性收费机制,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记者:从政府管理到社会治理,政府本身应该怎样调整角色、转变职能?

马福云:从政府管理发展到社会治理,其中表现出政府对自身认识的极大提升。这意味着政府已认识到在社会治理中,其仅仅是其中的治理主体之一,除了政府主体以外,其他社会治理主体,例如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等也需要参与其中,与政府组织形成社会治理的合力,共同推动整体社会治理的发展。

从政府管理到社会治理,要求政府调整自身角色,转变职能,从“全能”政府向“有限责任”政府转型,将市场和社会能够承担职能和发挥作用的领域逐渐交给市场与社会主体,并逐步以法治手段规范不同领域及其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推动社会共同治理的发展。同时,政府承担宏观经济调控、维护社会秩序、提供社会服务、推动社会治理等基本职能,转型为服务型政府。

为达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政府转变管理理念,从传统的行政主导、政府管制理念转变为行政引导、社会治理的理念,克服“全能政府”下的家长式管控,代之以社会治理多主体参与的多元合作共治、满足民众多元需求的服务理念。其次,需要优化政府职能,在厘定政府职权基础上,优化政府部门间的职能分工,规范权力运行的流程,并通过政府绩效评估制度,提高权力运行的公信力和科学化水平。最后,强化政府服务能力,借助通讯网络等信息化渠道进一步推进政府的公共服务向更加便利、更易得到、更有绩效的方向发展,并通过政府管理流程再造,更好地为民众和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马福云   社会组织   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