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中国声音 > 名家观点 > 正文

马怀德:政府若不提供应有公共服务职能将遭质疑(3)

二是法律的执行、实施也还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的一个短板。有的领域有了法律法规,有了制度,但是落实不好,实施不到位,老百姓感受不到法治政府建设的实效。这说明光喊口号是不行的,得落实,而落实要有相应的机制保障。问责不到位,激励也不够,导致“有法律无法治”,所以形成不了法治状态。

三是政府在预防、化解和处置社会矛盾方面,还没有非常成熟的制度体系,也没有很丰富的经验。有些社会矛盾依然处于“人治”的解决过程中,这是无法长久持续进行的。一个社会有矛盾不可怕,可怕的是预防、解决矛盾的途径和渠道缺乏制度化的安排。比如信访不信法,就是缺乏制度化解决社会矛盾的结果。

四是依法行政的观念不强,意识不强,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能力不强。此外,还有执法存在不规范、不严密等问题。

解决每个问题,都需要具体的制度安排。这次《纲要》就是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是建设法治政府的时间表、路线图。要把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的这些问题,在五年之内逐一得以解决,最终实现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目标。

一系列具体举措为创业创新提供宽松、自由环境

中国青年报: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提出以来,创业创新成为当下社会发展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纲要》提出的措施将对其产生什么影响?

马怀德:十八大以后,国务院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转变职能,这次在《纲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内容,不再是笼统的讲,而是提出了具体的制度。

例如,提出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对老百姓的影响非常大。过去,我们讲“磨破嘴、跑断腿、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以后,在审批许可这类涉及市场主体和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政府职能履行方面,有了更加明确的标准和更加严格的要求。

再比如,最大程度减少对生产经营活动的许可,最大限度缩小投资项目审批、核准的范围,最大幅度减少对各类机构及其活动的认定。这可以大大方便市场主体的投资、生产、经营的自由,可以方便老百姓社会活动的自由。

应该说,一系列举措,就是要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创新创业环境。

中国青年报:“办证难”一直深受百姓诟病,此次《纲要》中有哪些具体措施意在解决这一难题?会给百姓生活带来什么变化?

马怀德:相关的措施非常多,比如《纲要》规定取消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的资质资格准入许可,研究建立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管理制度。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实施更方便有效的行政审批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等。这些都会让“证明我妈是我妈”的情况大幅减少。

从老百姓的实际体验来看,政府还是有不少审批许可事项没有得到很好的清理,政府明放暗不放、明放暗增的情况还存在,或者放的都是些含金量低的许可。这就是为什么清理的数量多,但老百姓感受不深的原因。

此次《纲要》提出了大量具体举措,也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现有的审批制度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力度。给老百姓提供最大的方便。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