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党的十八大把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确立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此时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有何意义?
马怀德:2004年,国务院曾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在这份纲要中,首次提出了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基本建成法治政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之一。十八届四中全会又对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因此,为了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也为了切实有效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进程,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印发了这次《纲要》。
《纲要》的亮点非常多,目标更加明确,衡量标准更加具体,基本原则也比较清晰,具体的任务和措施也更接地气。
中国青年报:与2004年《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相比,此次《纲要》有何不同?
马怀德:一是背景不同。目前,法治政府建设已经进行了10多年,总结出了一些经验,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所以,此次《纲要》是从建设法治政府这一目标导向出发,从现在法治建设面临的问题出发,来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二是重视程度发生很大变化。2004年的纲要,实际上是一个政府系统内部的纲要。但此次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共同印发,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也体现了中央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纲要》的保障措施里,明确提出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做第一责任人,要把法治政府建设摆在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实际上是说,法治政府建设不光是政府部门的事,它涉及全局,涉及党的建设,涉及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所以要摆在这样的高度去认识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是此次《纲要》吸收并体现了十八大以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些新理念、新认识、新目标。十八大提出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目标,三中、四中全会又提出一系列具体举措。在这些新要求下,法治政府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更为凸显。此次《纲要》的出台,正是为了落实这些新要求。同时,它也将十八大以来的重大改革举措和新的理念,上升提炼成具体的制度,并提出了相应要求。
四是保障措施更加明确。法治政府建设既是目标,同时也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难就难在大家都知道这个目标很正确、很重要,但如何推进实现这一目标,缺乏有效的路径。这次《纲要》明确了法治政府建设各个方面的任务、措施,特别是最后的组织保障和落实机制上,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当把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到领导班子的考核评价体系后,就会对领导班子有硬约束。
中国青年报:为实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目标,《纲要》将发挥什么作用?
马怀德:法治政府建设已经进行了10多年,无论是制度建设、法律法规的实施,以及依法行政观念、能力的提升方面,都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制度还不完备,虽然有了依法行政的制度体系,但有些领域的制度还不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