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调整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首先连在一起的,高新技术一定是要发展的,短板行业中如果是高新技术的短板那就要尽快把它发展起来,这是结构调整的重要问题。那大家可能就要问了,原来的怎么办?原来已经落伍的怎么办?一定要有壮士断臂的决心砍掉,你不下这个决心最后他们也在消耗原材料,也在消耗能源等,你能够有多少精力放在高新技术的发展方面来补短板呢?所以这个结构调整是重要的,是供给乏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区域结构调整。区域结构调整为什么呢?我们前面讲需求调整,区域结构调整很大的一个问题是和人民的收入水平连在一起,人民的收入水平提高了总需求就大了,现在就涉及到这个问题,总需求为什么上不去?就是区域结构调整慢了、没解决问题,所以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必须有区域结构的调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开放中西部,要全力消灭贫困线,这就涉及到很多问题,关键问题是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实际上是三种资本的均衡,在城乡的分配中是不变的,哪三种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这就是经济学里常说的三种资本。
物质资本怎么来的?就是货币投入转化为生产资料,这就成为了物质资本。厂房设备、机器设备、原材料的供应都在这里面,如果这方面不解决那区域方面的协调就是难的。其次是人力资本结构,人力资本结构要调整,低素质劳动力逐渐替换。三是社会资本,这里所说的社会资本不是现在我们在报纸上常看到,把民营资本、民间资本叫社会资本,经济学里面有社会资本的特定含义,经济学里面的社会资本是指人际关系,是无形的资本。比如广东人、福建人下南洋,他很快就起来了,只要他勤奋、勤恳,只要他有信用,同乡很多、互相一帮助他就起来了,没有信用就没有社会资本,不诚信连过去的社会资本都丢了。
但在三种资本中,城乡差距是大的,所以别人经常奇怪地问了,改革开放以前,城乡收入差别并不显著,改革开放以后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了,这和改革开放有什么关系呢?这就和三种资本的持有情况有关了。城里人的房子祖传的有产权,购买的商品房有产权,他需要投资进入市场,一抵押钱就到手了。农民在土地确权以前长期之内没产权,农民没有产权他祖传的房子也没产权,宅基地自己盖的房子也没产权,没有产权不能抵押,所以物质资本的差别就存在、并且在不断扩大着。
第二人力资本怎么办?教育资源的分配是不均衡的,城里的义务教育校舍好,老师质量好,设备齐全,学生能学到点东西;农村教育多年以来是受歧视的,人员经费少、房子破破烂烂,现在才改、师资队伍不行,学生都还行。所以我到贵州去考察的时候,那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还没有高速公路通到毕节,从贵阳到毕节的路走的是省道,两边的墙上都是刷的大字的标语“读完初中外出打工”,我说读完初中在15岁,顶多16岁就能到外面打工了?你这样鼓励人家读完初中就去打工也不对。这就是人力资本的欠缺。所以城乡人力资本差距大,越来越大,因为城市学校越办越好,现在才在改。
社会资本呢?城里人如果想投资,他总有亲戚,亲戚的亲戚,总有朋友,朋友的朋友,他这样就有了。农村里,特别是山沟里的农民,市场上一个都不认得,他只认得同乡出去打工的,就跟着一块走吧,他有什么社会资本?
物质资本农村不如城市、人力资本农村不如城市、社会资本农村不如城市。这就是当前造成区域差距很大的原因,所以这个结构调整实际上就包括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农村的土地确权,农村怎么把信用开放,允许农民有自己的产权证做抵押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