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刘 伟: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管理具有重大意义(6)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努力实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法治目标,进而切实处理好社会主义中国的民主与法治建设的历史性命题,不仅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极为重要。其中,对于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和效率更是不可或缺,在引入供给侧管理的条件下,这一点显得尤为突出。

四是全面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市场经济中社会道德秩序的核心是诚信,因为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在经济转轨过程中,传统的以“忠诚”为核心的道德秩序发生着动摇,而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以“诚信”为核心的道德秩序仍在形成中,或者说尚未确定,在社会道德领域容易发生所谓“道德无政府”状态。引入供给侧改革,重要的着眼点是提升供给质量,改进供给结构,降低供给成本(价格),从而以更好的品质和服务,更低廉的价格满足人们的需求,以供给适应需求,以供给创造需求。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供给方面需要提升的空间广阔,许多方面不是需求疲软,而是供给质量、安全性、经济性等不足,人们不愿意甚至不敢购买,从而抑制了需求,甚至转移了需求(到境外抢购等)。要完善供给,需要多方面的保障,其中重要的是道德秩序上的支持。特别是在一些信息不对称领域,生产者有的信息明显超过消费者,因此在市场上消费者处于谈判劣势地位,尤其需要生产者的“诚信”,比如食品、药品、医疗、教育、服务等领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道德秩序的转型(从传统到现代)需要处理的问题极为复杂,因而,弘扬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极其艰巨而又具有根本性的使命,对于引入供给侧变革的宏观调控而言,有着无可估量的意义。缺乏诚信的社会,是不可能真正形成有效的供给侧改革的。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教授、博导)

【参考文献】

①刘伟:《中国经济增长特点和趋势若干问题的探讨》,《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

②刘伟、苏剑:《供给管理与我国现阶段的宏观调控》,《经济研究》,2007年第2期。

③刘伟、苏剑:《供给管理与我国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责编/杨鹏峰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页 1 23456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