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希德妙答三问
里根总统访华是中美两国关系史上相当重要的事件,还直接推动了一个硕果——复旦美国研究中心于1985年成立。
1986年,热心的美国朋友在华盛顿成立复旦基金会,帮助复旦开展研究与建造独立的美国研究中心大楼,还争取到美国“海外学校和医院项目”的资助。
几经波折后,中心一期工程美国研究中心大楼于1995年完工。
这其中的一波三折,也反映着中美关系曲折发展,尤其是在1989年中美关系紧张后,美方停止了资助。
后来,我与另一位同事一起陪谢希德校长去华盛顿,新上任的海外学校和医院项目主任毫不客气地提了3个问题:复旦大学是不是私立大学?你们前期的钱是如何使用的?这一项目对于宣扬美国的核心价值有何重要?
谢校长不急不躁,不卑不亢,一一作答。尤其对其中最敏感的第三个问题,谢校长说:“如果这个楼造好,我相信一定会成为中美两国人民交流、学术交流的一个新的平台和桥梁,推动两国人民的互相了解,增进友谊。”
中心是平台与桥梁,而不是谁的宣传工具,这样的表态再明确不过。
之后也有人提出,复旦美研中心用了美国人的钱,会不会一味亲美,失去了客观、中立研究的大学之道。
谢校长当年的回答我觉得再好不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