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理论探索 > 正文

美国智库“独立性”拷问:精英集团的工具(6)

——基于董事连锁网络的实证考察

4.美国智库仍是精英集团表达政治诉求的工具

可见,美国顶级智库存在于一张由大公司、智库、精英大学组成的网络中。网络内的连线,正是智库董事。这些效力于各大智库的董事会成员,通过其自身的经验和社会关系维持着智库的影响力,使智库的研究成果得以传播。尽管这种传播方式往往是非正式的、不可见的。通过对董事连锁网络的分析可以发现,拥有更多高层次董事的智库会获得更高影响力和综合实力排名。

从布尔迪厄的资本理论出发,对于这种现象可以解释为:美国的精英阶层通过智库实现了经济资本向社会资本的转换。这种背景下的独立性,与传统意义上的独立存在本质不同,使我们往往被智库经济上的独立所迷惑。实际上,美国智库普遍强调其经济上的独立性,终极目的都是为了维持其公信力。然而,揭开顶级智库与众多企业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便会发现,美国顶级智库,依然是各路精英集团表达政治诉求的工具。美国的企业主们正是通过董事连锁的方式,牢牢掌握着智库的经营和运作。他们以董事的身份参与智库日常管理和决策,使智库向政府和白宫推销的政策研究成果有利于这一阶层。同时,他们以智库经济独立性维持公信力,诱导大众舆论使政策得以通过表决。虽然企业共同体没有直接注资到智库,但通过基金会捐赠和连锁董事的参与,使得企业共同体能够在政策制定中受益。通过基金会的捐助和连锁董事的参与,使智库这一标榜“独立性”的政策研究机构成为美国富人阶层参与政治的联系纽带。另一方面,由于“旋转门”机制的存在,使得智库成为富人阶层接触政客的常规场所。智库机构的存在,使得经济资本向符号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转换合法化。从这一层面看,美国顶级智库与企业共同体存在密切关联,他们的“独立性”阐释是存在漏洞的。

对待西方智库特别是美国智库话语体系,我们要坚持“体用分开”原则,把美国智库的理论建构与操作性、技术性、规范性的实践经验分开。我们要借鉴的是西方智库的管理办法和实践经验,绝非其政治话语。美国智库的政治土壤是多党制,社会土壤是各种利益集团,智库是政党和利益集团影响政治、影响政策制定的工具,跟普通民众没有多大关联。以“独立性”为核心的西方智库话语体系恰恰掩盖了这一真相。

(李刚系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首席专家;关琳、陈媛媛系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为江苏省2015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中国智库综合信息资源平台研究》前期成果。)

上一页 1 23456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美国智库   独立性   董事连锁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