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新语新论 > 正文

既要质量也要增长才是新常态(4)

处理好稳增长和调结构关系

对于下一步宏观政策取向,周景彤表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如何处理好稳增长和调结构关系是关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平衡”,其实就是要处理好短期和长期的经济发展问题。为保持就业和社会稳定,为给改革和结构调整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短期内经济需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但同时为了经济和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结构调整又要求改变过去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率的发展模式,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短期增速,特别是在经济下行的过程中,处理不好可能会引发经济的过度下滑。要处理好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关系,首先要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根据测算,要实现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翻番”目标(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在2015年-2020年间,GDP年均增速需要达到6.5%;其次要继续推进各项改革,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应有所为有所不为,该管的要管好,不该管的要让市场做。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消除生产要素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利用竞争机制提高要素使用效率,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充分释放经济增长潜力。

周景彤认为,财政政策有必要更加积极,可以考虑适当扩大赤字规模,适度提高赤字率。未来财政政策的实施重点,可以考虑从以下四方面着手:一是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加大对“三农”、科技创新、战略新兴产业、水利、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支持力度。二是大力创新融资方式,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将水电、核电,铁路、港口、内河航运设施及枢纽机场、干线机场,城镇供水供热、污水垃圾处理、公共交通等更多领域向社会资本开放。三是不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将“营改增”继续扩大到生活服务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等行业,完成“营改增”的全行业覆盖。四是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扩大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范围和规模,剥离融资平台的政府融资功能,加快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加快税收制度改革、调整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与支出责任、构建地方税体系等方面的改革步伐。

周景彤说,近期央行进行了降准、降息,这是应对我国当前经济增长、通胀、流动性和国际环境等多方面变化的正常、及时的举措。未来,从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角度看,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宜更加注重松紧适度,突出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新常态   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