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威胁论”的应对
“中国威胁论”给中国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增加了复杂不利因素,影响了中国人民和东亚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近年来,中国与周边国家出现一些民间冲突,冲突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既与美日等国支持菲律宾等国政府侵犯中国南沙群岛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有关,也与“中国威胁论”的传播及造成恶劣影响有关,使某些国家的少数居民对华态度发生变化。
针对“中国威胁论”的恶劣影响,我们应正确积极地应对:第一,中国政府应将消除“中国威胁论”作为日常工作。“中国威胁论”的传播反映了某些国家政府的战略和政策导向。“中国威胁论”的传播反映了这些国家的政府对发展对华关系的多种考虑和防范。这些政策引导会不时出现在学界和媒体上。鉴于“中国威胁论”的这种常态化传播,中国政府应将消除“中国威胁论”的恶劣影响作为日常工作。
第二,加强协调各方面力量以形成合力应对“中国威胁论”。“中国威胁论”的制造者涉及到很多领域,传播者也非常庞杂。中国方面需要加强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应对合力。
第三,抓住重点、针锋相对、予以厘清。“中国威胁论”的形成与内容比较庞杂,其中有的煽动传播作用比较大,有的是跟风起哄凑热闹。因此,我们应该抓住“中国威胁论”的源点和重点,然后针锋相对地驳斥、根据真实事实予以厘清。
第四,科学论证、增强说服力。对“中国威胁论”的批驳不能过于抽象空泛,不能只是从概念到概念的纯粹论证。而是要科学合理进行论证,批驳文章要有事实有根据,有分析有论述。要用民众听的懂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以增强对各国民众的说服力,击破“中国威胁论”。
【注释】
①张历历:《新中国和日本关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02页。
②④黄大慧主编:《东亚地区发展研究报告2013》,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83页,第81页。
③美国福克斯新闻网2014年11月20日报道,引自:《参考消息》,2014年11月20日,第8版。
责编 / 王坤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