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独家连线 > 正文

张维迎:对我的批评比我的观点还流行(3)

核心提示: 中国没有发展出功利主义的哲学,但是有丰富的功利主义的实践。至少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历代统治者的所作所为基本上都是功利主义的,目标就是富国强兵,不是基于对每个人自由、权利的考虑,而是从“集体”的角度考虑,为了所谓的集体利益,每个人都要牺牲自己。但是每个人都牺牲了,还有集体吗?

每个人都牺牲了,还有集体吗?

南都周刊:尽管现在在中国经济学已经成为了一门显学,到处充斥着为普通人解释经济学理论的出版物,但实际上,很多中国人对于经济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比如“市场”,可能理解并不到位。

张维迎:何止是普通人,在另一本书《市场与政府》中我就谈到了这个问题。我这几年也在反思经济学本身,经济学本身是为了证明市场是有效的,但是现在经济学理论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却是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所以政府干预经济的好多理由都是经济学家提供的。如果大家接受的都是本身就有误导性的东西,学过这样的经济学,去做政府工作,他就会找到干预市场的理由。

现在的政府部门跟1980年代不一样,那时候的政府官员都是老革命,文化程度可能不高,但反而比较谦虚。现在的官员至少是本科,很多甚至是博士,他们觉得,你说的这些东西我都学过啊,这就导致政府层面在决策上容易走上歧途。所以怎么让人们树立一个正确的观念,就是我们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责任,媒体也有这个责任。

南都周刊:所以改变理念先要从普及和纠正常识入手?

张维迎: 在纠正常识认识错误的过程中,每个领域都有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现在说启蒙?就是我们长期以来形成了很多错误的理念,这些理念对改革的阻力比既得利益者还要大,我甚至认为,好多既得利益者反对改革,恰恰是因为他们的理念错了。其实市场化的改革不会损害任何人的长远利益,但是如果理念错了,他们就拼命反对改革。

比如那些官员,不腐败心里不平衡,腐败了活得又不踏实,整天提心吊胆,最后落网了又后悔不已。我们需要改革这个体制,就是因为这种体制实际上对谁都不好,让每个人都生活在纠结当中。但是改变首先要从理念上认识到它的不好,所以我试图在通过理念的说服来化解我们改革的阻力。

南都周刊:你在新作中,阐述的很多基本理念,都已经超越了经济学所覆盖的范畴。

张维迎:经济学是一种思维方式,它研究的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经济学理论不仅给我们很多指导,但也有很多误导。目前的经济学是以功利主义为基础的,只注重结果,不考虑手段的正当性,我不管你想干什么,我只告诉你最有效的办法去干就是了。比如我们为什么要拆迁?为了增产、地区GDP增加,要盖厂房、修路、盖商场,都需要征地,你不同意,我就强拆。这个东西短期来看似乎效果很好,政府果断有效率。

但是我们做事的逻辑应该是,先要考虑这么做是正确的吗?我们为了经济增长,随意剥夺别人的财产就是合适的吗?再进一步讲,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统计上的百分之几的增长吗?我们需要一个大家都舒心的社会环境,每个人觉得公正、公道:我的房子不是不能拆,但是你得给我相应的补偿,让我觉得满意了才行,这是我的权利。保护人的基本权利是这个社会和谐的前提。

中国没有发展出功利主义的哲学,但是有丰富的功利主义的实践。至少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历代统治者的所作所为基本上都是功利主义的,目标就是富国强兵,不是基于对每个人自由、权利的考虑,而是从“集体”的角度考虑,为了所谓的集体利益,每个人都要牺牲自己。但是每个人都牺牲了,还有集体吗?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
标签: 批评   观点   张维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