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小官贪腐,哪些心态在作祟?——基于9634份公众样本的调查分析(4)

核心提示: 近期,级别不高、数目惊人的“小官大贪”现象不时曝出。虽然理论界对“小官”的级别和范围尚无严格准确的界定,但一般的说法,都将“小官”理解为村乡、街道,以及区县基层官员,我们也姑且以此作为“小官”的界定标准。现实中的各类贪腐事件中,有多少为“小官”所为?贪腐“小官”持有什么样的动机和心态?为杜绝基层“小官”的贪腐行为,需重点采取哪些对策措施……弄清这些问题,有利于相关部门更为准确、更有针对性地对“小官贪腐”现象进行有效治理。为此,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围绕“小官贪腐”这一主题设计了调查问卷,对公众展开了调查。

与“高官贪腐”相比,超六成受访者认为“小官贪腐”更令人难以容忍和接受

当问及“当知道身边的基层干部有贪腐行为时,您的感受是什么”时,“非常痛恨”为更多受访者所选择,选择该选项的受访者人数,占到了受访者总人数的44.63%。与此同时,“见怪不怪”和“敢怒不敢言”分列二、三位,选择该两个选项的受访者人数,分别占到了受访者总人数额25.17%和20.47%。此外,还有7.05%、2.35%的受访者分别选择了“痛恨”、“事不关己”,相比之下,仅有0.34%的受访者表示“可以理解”。

当我们进一步问及“‘高官贪腐’和‘小官贪腐’,哪一个更让您感到难以容忍和接受”时,更多的受访者选择了“小官贪腐”,其占到了受访者总人数的63.76%,相比之下,仅有36.24%的受访者选择了“高官贪腐”。与“高官贪腐”相比,基层“小官”最接近施政一线,是中央有关政策的具体执行人,因此其贪腐行为给当地经济社会所带来的危害更为直接,也更易被察觉。从这一角度来看,多数公众认为“小官贪腐”比“高官贪腐”更为令人难以容忍和接受,实际上也是预料之中的。

开拓民众参与反腐的方式和渠道、严查严惩腐败事件和涉事人、公开政务信息,是治理“小官贪腐”的主要途径

治理“小官贪腐”应采取哪些措施,其中又有哪些措施更为重要。为了解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如下问题:“为杜绝‘小官贪腐’现象,您认为采取哪些措施更为重要”,并请受访者按照重要程度从我们所列出的九个选项中选出三项,进而按照重要性的高低对三个选项进行排序。调查结果显示,“开拓民众参与反腐的方式和渠道”、“严查腐败行为、严惩腐败分子”、“公开政务信息,打造‘阳光政府’”在受访者的选择中分别位列前三。落实“基层直选,让群众成为选任干部的主人”、“对重点领域(规划、建设、土地等)实时监控”分别位列四、五位。这说明,发挥民众在反腐方面的作用、加大对腐败事件的查处力度、给予腐败分子以严厉的惩罚,以及全面推进政府信息特别是政府财务信息公开,才能够更为有效地杜绝基层“小官”的贪腐行为,并对潜在的腐败分子形成威慑力,使权力真正在阳光下运行。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基层“小官”的贪腐行为,在现实中各类贪腐事件中占了大多数。而且,在公众看来,与 “高官贪腐”相比,“小官贪腐”更加令人难以容忍和接受。而有贪腐行为的基层“小官”,内心又多抱有“上面也有人贪,下面没理由不贪”的动机和心态,说明“高官贪腐”对基层“小官”所产生的严重负面示范效应。这说明,严查严惩“高官贪腐”事件和涉事人,继续深入“打老虎”,对于净化整个政治生态,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与此同时,从调查结果来看,在基层地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破除一些基层“小官”所持有的 “公家钱不贪白不贪”、“当官本来就是为了发财”等不良价值观念,使广大基层干部牢固树立并坚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核心价值观,也是十分重要的。

(执笔:人民论坛记者 栾大鹏)

责编/刘建    美编/李祥峰

注: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原创文章,网络转载请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人民论坛》杂志”字样。书面转载请联系010-65363752或邮件至rmlt@rmlt.com.cn。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
标签: 小官   样本   公众   心态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