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孔令绍而言,这就是他们家风的一个部分。“家风是什么?我认为家风是一个家族凝聚形成并沿袭下来,对其家庭成员有直接影响或心理暗示作用的家庭文化传统。”
“像家书、家风这样的教育,都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孔令绍说,“现在很多家庭只重生,不重育,只重养,不重教。”在他看来,这正是社会转型期,家长们浮躁心态的一种表现。
国家层面已经开始强调文化传统的重要性。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讲话中说,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对待文化传统,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
在孔令绍眼中,执政党如此正面看待孔子和儒学,是对孔子和儒学理性而又成熟的认识,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孔祥林说,在我国历史上,也没有任何一个家族能像孔子世家那样,能受历代皇朝所恩宠。作为孔子的后代,他们披有圣裔的光环,享有历代给予的优渥待遇。但也正因此,孔子思想及孔府世家在“五四”及“文革”时期遭受打击。
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表示,“在对待孔子与我国传统文化方面,人们的态度形成明显的两极,还是近代以来的事情。不少人将中国落后挨打迁怒于‘传统文化’,强化和放大了人们对传统文化负面影响的认识。于是,在20世纪的中国形成了一个‘反传统的传统’,似乎中华民族要摆脱苦难,就必须摒弃中华文化传统。”
“这说明一个民族对其文化和历史认识上的不成熟。”孔令绍说。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到孔府和孔子研究院考察后强调,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孔子思想再一次从国家层面受到重视和肯定。由此,如何客观评价孔子思想及其意义,也成为学界密切关注的问题。
杨朝明认为,封建帝制时期,儒学与政治的结合,使之变得“缺乏平等意识和自由理念”。而与此同时,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念依然深入人心。“孔子学说儒家思想中的积极作用不可低估。”杨朝明说,应该关注具有自由、民主、平等和德性精神的原始儒学,对儒学传统要有批判地加以继承,应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