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思想理论 > 独家连线 > 正文

学者:怀念民国时代来自于对当前学术环境的不满(3)

今不如昔是错觉

北京晨报:谈到民国知识分子和民国学术,不少人认为当前的学术不如以前,100年前后的对比,究竟谁胜谁败?

杨阳:民国时代的学术有其特点,和现代不尽相同,如果非得相比的话,不应该笼统地说孰高孰低,而是要具体分开来看。

北京晨报:各个领域、角度其实是不同的?

杨阳:比如说在各个专业学科的知识拓展上,民国时代显然是不如今天更加丰富。再如研究人员的总量上,以前也就那么100来所大学,就那么多研究者,现在的人数比以前要多太多了。其三,自然科学领域,以及和自然科学关系密切的学科如理科、工科、医科、农科等,总体的水平肯定要比以前好的多。其四,和自然科学有一定相关度的人文学科,如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等,显然今天的水准也更高。其五是文学、史学这些学科,可能在个体的研究者相比上,少有能比上民国时代的大师的,但总体的水准肯定更高。民国时代的大师,即便是陈寅恪,其个人素养极高,可他本身对于中国历史也没有一个总体性的解释,这是时代的局限使然,而今天的学者,掌握资料的能力可能不如他,但是在方法上,却要更先进。

民国时代是知识分子的天堂吗

北京晨报:民国时代知识分子的境遇、生活让很多人向往,认为那个时代是知识分子最好的时代,是否如此?

杨阳:这要分开来说,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好的一面,那个时期受传统影响,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很高,可以说是高层精英,精神上的贵族,整个社会对知识分子很尊重,而知识分子本身也多是从传统知识分子转化而来,因此还保留着一定的传统士的风骨,对权力、资本保持相当的距离,研究的独立性比较强,同时,研究也没有什么禁区,没有什么不可触碰的东西,客观上社会环境有利于学术发展,知识分子才能坚持“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物质生活的一面,当时公立大学、教育大学给教职员的待遇确实比较高,但私立大学就差一点。比如当时清华教授工资大约在300银元左右,而私立的南开大学就只有180左右。

北京晨报:但是这样的盛景并未坚持多久?

杨阳:确实如此,那个年代毕竟是乱世,战争频仍,运动频繁,再加上经济水平本身有限,政府财政能力很低,特别是抗战爆发以后,很多大学、中学小学千里迁徙、颠沛流离,待遇自然也就谈不上了,而且教学经费、研究经费也都跟不上,非常艰苦,不能一概而论说民国时代就是天堂。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