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文社科领域的对外开放,不能把“西方思想”当成贬义词
相当一个时期以来,一些人把“西方思想”当成贬义词的新闭关自守倾向,愈演愈烈。这与邓小平关于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也要实行对外开放的思想是背道而驰的,也是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方向背道而驰的。对外开放的新观念与闭关自守的旧观念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又在重新上演了。
针对这种新情况,现在对于邓小平的下述思想和论述,特别需要给予应有的重视和重申:
(一)社会科学领域也要积极实行对外开放,不要禁区太多
1979年,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中说:“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凡是能学外国语的都要学外国语,要学到能毫无困难地阅读外国的重要社会科学著作。我们已经承认自然科学比外国落后了,现在也应该承认社会科学的研究工作(就可比的方面说)比外国落后了。……(我们过去在这方面)禁区太多,关心和支持太少。今天我代表中央向大家作自我批评。”①
在这次讲话前后,邓小平还一再讲:“千万不要搞‘禁区’。‘禁区’的害处是使人们思想僵化,不敢根据自己的条件考虑问题。”所以,“我们不要下通知,划禁区。能够讲问题,能够想问题就好。要敢于正视现实,敢于提问题、想问题,这样才能够很好地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为四个现代化服务。”②这些也都是与思想文化领域的对外开放相配套的政策措施。毋庸赘言,如果在思想文化领域实行排外主义,那就只能使各种禁区越来越多,以至禁区林立,思想窒息。
(二)“西方思想”并不等于“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应努力汲取西方学术思想的精华
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中还说:“我们要向人民特别是青年介绍资本主义国家中进步和有益的东西,批判资本主义国家中反动和腐朽的东西。”③后来,他在《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1983年)的讲话中,又进一步明确:“西方如今仍然有不少正直进步的学者、作家、艺术家在进行各种严肃的有价值的著作和创作,他们的作品我们当然要着重介绍。”④
作为这种指导思想的重要体现,1984年邓小平在谈到翻译西方学术著作时还曾明确指示:“这个工作很重要,需要用几十年的时间。除了组织国内人力进行翻译,还可以在英国、日本、西欧分别成立编辑部,组织外籍华人和华侨中的学者进行这一工作,订立合同,稿费从优。”⑤这项重要指示具体地体现了他对引进、吸收西方学术思想精华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他对中国未来的深谋远虑和战略布局。
这就表明,在邓小平看来,把“西方思想”等同于“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是错误的。在西方的政治思想、学术思想、文学艺术中,都有许多严肃的有价值的思想和作品,对此,“我们当然要着重介绍”,并且“要向人民特别是青年介绍”,而不是使之仅限于精英文化的小圈子。这就是他所强调的“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一种基本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