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历朝历代衰亡史,其实就是腐败史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课题组专家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
历朝历代衰亡史,其实就是腐败史
就秦的灭亡来说,权力腐败,特别是统治集团的权力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
延安时期,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向毛泽东提出了历史“周期率”问题。(资料图片)
■课题显示,用人不公是中国古代最大的腐败之一。
■历代腐败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生活腐败,二是权力腐败,三是在前两者基础上形成的社会风气腐败。
■中国历史上的反贪腐措施与制度建设同样源远流长,其成败更可以作为今天的借鉴。
2000年,在中央纪委建议下,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启动了“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课题研究,至2013年课题圆满完成。随手翻开80万字的课题定稿,记者看到这样一段文字:崇祯十年(1637年),明崇祯皇帝面对官僚队伍的腐败曾下罪己诏:“张官设吏,原为治国安民,今出仕专为身谋,居官有同贸易……嗟此小民,谁能安枕?”官员把做官当成了交易,金钱换来官位,怎么可能廉洁奉公?这样的人把持朝政大权,结果可想而知!仅仅7年之后,崇祯皇帝上吊,明朝276年的统治宣告结束……
在中国改朝换代的历史更迭中,可以看到一次次上演权力被腐蚀的“周期律”。腐败一直像一个巨大的黑色幽灵,挥之不去,如影随形。
